“安心行動”為勞動者筑牢維權屏障
近年來,市法律援助中心不斷增強農民工的法律意識、提高他們的依法維權能力,積極開展農民工法律援助及普法工作,為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
堅持專業實效普法,讓農民工維權更方便。欠薪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勞資雙方法律意識淡薄。對此,市法律援助中心堅持需求導向,將被動宣傳變為主動宣傳,將在家“坐診”變為出門“問診”,將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著力增強面向傳統和新就業形態農民工群體開展依法維權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和律師志愿者在人員密集的就業市場、工地、車站設立法律咨詢展臺、發放宣傳彩頁,開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啥憑證沒有,當初靠著雙方是熟人就接了活兒,現在工資要不回來怎么辦?”“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哪些事項?”“如果討薪想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哪些材料?”……活動現場,農民工提出許多與自身權益相關的問題,普法志愿者一一認真回答。
創新法律援助服務,讓農民工維權更省心。案件過程說不清楚、維權證據拿不出來、法律援助申請材料不齊全,是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共性問題。對此,市法律援助中心放出三個“大招”。第一招:推行“一次辦好”服務,做到難事簡辦。全面暢通農民工討薪及工傷賠償法律援助申請綠色通道,大力推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務等便民舉措,因案施策,簡化審批流程和手續,避免群眾來回奔波討薪。第二招:實行“容缺受理”機制,做到急事先辦。針對農民工討薪問題,實行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并對法律援助過程進行全流程跟蹤督辦,在高標準解決農民工急難愁盼問題的同時,增強群眾法治獲得感。第三招:探索“1+N聯動”模式,拓寬民意表達渠道。依托市司法局門戶網站農民工討薪“直通車”及“法治漯河”“漯河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和信訪、人社、政務大廳、工會等咨詢平臺,常態化開展多種形式法律援助惠民生專項行動,多渠道發力,讓農民工維權更省心。
健全聯動協作機制,讓農民工維權更有力。市法律援助中心充分運用“法律援助+”聯動對接協作機制助力農民工維權,主動對接信訪、勞動和社會保障以及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多方整合職能優勢,全方位加強涉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案前案中案后協作配合,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動,織密法律援助與行政執法、司法救助等工作無縫銜接、覆蓋全域的法治保障網絡。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