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召開實施“七心工程” 書寫幸福答卷
3月26日,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2025年全國和全省民政工作會議部署,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4年,全市民政系統聚焦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事務、社會治理工作水平,承擔全國試點2個、改革創新典型案例3例,10項經驗做法在全國、全省推廣,累計工作交流和典型發言12次,實現了“民政事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既定目標,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會議明確,2025年,要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實施“七心工程”。一是實施為老服務“舒心工程”。加快構建上下貫通的老齡工作體制,健全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機制。積極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條例》立法工作,建成養老助餐點40個、村級示范性老年助餐點10個、村級示范性養老服務站點26個,實現60%的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培訓養老服務人才1580人次,啟動實施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試點項目,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積極謀劃爭取省級銀發經濟產業園項目。二是實施社會救助“暖心工程”。持續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城市和農村低保每月人均保障標準分別提高52元、56元,持續推進臨潁縣全國“兩項政策”銜接并軌試點工作,建立社會救助“個案會商”制度,確保政策落實“兜住底”、分類救助“兜準底”、綜合施策“兜好底”。三是實施社會事務“貼心工程”。完善“行政管理+社會事業+市場運營”殯改模式,持續推進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設施建設,探索建立殯葬行業綜合監管機制,優化“居民身后一件事”改革。推動“互聯網+婚姻服務”“公民婚育一件事”一事聯辦,探索全鏈條、全周期和諧婚姻家庭服務模式,加快推進婚姻登記服務下沉。四是實施社會福利“安心工程”。推動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服務標準化、專業化,提高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指導臨潁縣推進實施全國加強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試點項目。加強殘疾人精準管理,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實施“精康融合行動”,完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健全接待服務、街面救助、站內照料、醫療救助、尋親服務、落戶安置、源頭治理等工作機制,提升流浪救助管理服務能力。五是實施基層治理“順心工程”。深入實施“鄉村著名行動”,完成所有鄉村地名命名方案編制工作,縣級完成85%鄉村地名規劃編制工作。推動新成立社會組織100%落實事先告知提示制度,優化“全覆蓋檢查+重點抽查”綜合監管模式,持續打造“社會組織之家”試點,選樹、培育優秀社會組織和品牌服務項目。積極探索“慈善+”模式,支持慈善力量參與扶老助殘、恤幼濟困、助學助醫等活動,擦亮“慈善漯河”品牌。規范彩票市場秩序,拓展銷售渠道。用好民政社工隊伍,積極構建“民政社工+兒童主任+志愿者”的“1+1+1”新型服務保障模式。六是實施項目建設“放心工程”。準確掌握政策資金動向和時間節點,高質量謀劃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項目,加快推進養老產業園(一期)建設,做好市精神康復福利中心項目及市殯儀館(二期)、臥龍生態殯葬服務園(城市公益性公墓)項目建設及投入使用工作,強化市兒童福利院項目施工調度。七是實施基層基礎“專心工程”。完善民政標準體系,強化民政人才隊伍建設,加速推進“智慧民政”建設,傳承弘揚民政文化。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信訪源頭治理,防范化解矛盾風險和安全隱患,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還就2025年全市民政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