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實現爭先進位、重大發展的一年。在商務部發布的2023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中,經開區表現突出,總體排名居第41位,成功進入全國50強。這是該區從2020年全國第144位至2022年躍升全國百強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后實現的又一重大跨越——2023年6月,省委、省政府通報的2022年度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結果顯示,經開區在全省166個先進制造業開發區中排名第二。
亮眼的成績單,彰顯經開區持續提升的綜合實力。近年來,該區堅持項目為王,全力以赴拼經濟、千方百計促發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量質齊升,更好地發揮了在漯河市域經濟發展中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功能作用。
喜人的榮譽,見證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2023年,經開區成功晉升四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園區、河南省首批國際食品合作園區、河南省首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等多項殊榮。
龍頭帶動 項目建設加速度
位于經開區的中糧糧谷面粉全產業鏈項目現場,工作塔旁的運糧車絡繹不絕地運送著糧食。“這個項目投產,讓公司年加工小麥能力由以前的30萬噸提升到90萬噸,年產值將由10億元增長到30億元,為漯河食品產業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撐。”該項目負責人翟斐斐說。
“一個好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好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趙煥林介紹,全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省市重點項目、“三個一批”活動和項目觀摩為工作抓手,奮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蹄疾步穩。
經開區創新實施“縣級領導分包、周例會、月推進、季考核”和項目建設“五步曲”等工作機制,探索出“主要領導集中調度,縣級領導牽頭分包,服務單位、職能部門協調推進”的項目推進閉環模式。該區黨政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抓落實,2023年主持召開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聯席會、項目專題會議50余次,深入項目一線調研指導200余次,一批“卡脖子”難題得以解決,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見效。
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經開區今年謀劃實施了29個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三個五百億”項目,示范引領全區“三個一批”活動滾動接續、壓茬推進。中糧糧谷90萬噸小麥深加工項目、古川智能食品裝備產業園項目、富倉預制食品園區項目等25個重點項目陸續建成投產,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優勢企業“老樹發新芽”。衛龍美味優化產品結構,推出了全新子品牌“霸道熊貓”,鞏固了辣味食品的行業龍頭地位;利通液壓謀劃實施了超高壓設備、新材料、循環經濟等一批項目,產值增長30%以上;統一公司投資5億元,新上飲品生產線一條……今年,經開區把35家企業納入市、區兩級倍增工程,大力支持倍增工程企業上項目、提產能,取得顯著成效。
加大億元企業培育力度,實施工業“三化”改造工程,建立上市企業后備庫,加大創新投入……經開區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讓重大項目建設跑起來、發展勢頭強起來。
補鏈強鏈 釋放產業新活力
美國嘉吉在這里建設了中國最大的單線F55果糖生產線,可口可樂生產基地是該公司在中國規模最大的瓶裝廠之一,旺旺、中糧等項目分別成為國內或區域最大生產企業……今年2月獲批的河南漯河食品國際合作產業園位于經開區核心區域,是河南省首批認定的4個國際合作園區之一。目前,產業園擁有各類經營主體1.3萬家,其中食品企業1100多家,一大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食品名企集聚,形成了以產業鏈為紐帶的產業集群,培育了上下游無縫對接、配套產業完備、具有強大綜合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我們圍繞國際食品產業合作,加快部署跨區域食品產業創新工作,積極與境外政府、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促進國際食品制造研發資源、國際食品制造產業鏈服務機構集聚,以跨國食品產業創新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市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新支撐。”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趙宏宇說。去年以來,該區外資專班共跟蹤對接美國艾迪盟、通用磨坊及韓國希杰、日本養樂多等世界500強企業和知名外資企業19家。
蓬勃發展的產業,支撐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經開區以市級打造現代食品、新材料、先進制造三大產業集群要求為招商綱要,明確了“五個圍繞”招商總思路,堅持圍繞“現有企業提質增效、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壯鏈、國際食品產業園蓄勢賦能、未來食品搶灘占先、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超前謀劃”抓招商。其中,圍繞主導產業,繪制產業圖譜、明晰招商方向。在“食品+”產業方面,大力實施“六個打通”“六路并進”,持續完善食品產業生態圈。在“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方面,利用“中國食品裝備名城”“中國液壓膠管之都”兩塊國家級金字招牌,吸引一大批食品包裝和機械企業、液壓科技企業入駐園區,不斷提升產業能級。
圍繞未來食品,搶灘布局新領域。聚焦航天食品、特醫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未來食品,深度融入中原食品實驗室,研究食品添加等領域招商圖譜,重點對接了華熙生物、湯臣倍健、江中藥業等知名企業。圍繞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積極培育新優勢。瞄準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等產業,加快引進培育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同時,積極謀篇布局雙碳、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重點對接了深圳愛能森新能源等企業。
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專業園區建設是重要載體。經開區全力做好補鏈延鏈強鏈大文章,把專業園區打造成高質量發展主引擎。其中,智能食品裝備制造產業園已成為國內技術力量最強、產業鏈條最完善、制造規模最大的食品裝備制造專業園區。檢驗檢測產業園可為園區企業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檢驗檢測服務。食品輔料產業園推動食品產業不斷向高附加值品類延伸。零擔和大宗商品物流園為園區補齊物流短板,火力全開。
做優服務 厚植發展沃土
“產品市場潛力大,訂單不發愁。”漯河億家馨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在經開區各相關部門的幫助下,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營商環境是企業投資的“風向標”、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經開區健全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機制,舉全區之力推進營商環境建設,致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讓企業安心、放心、舒心。
抓實“萬人助萬企”工作紓困解難。深化“萬人助萬企”系列惠企助企活動,著力解決項目推進、企業發展中的難題,累計召開交辦會、講評會、現場辦公會117次,解決問題511個,切實解決了一大批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問題。
打造“鏈式聯盟”服務產業。完善產業體系服務機制,建立食品、食品機械、液壓膠管等供需聯盟。聯盟由政府搭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對接區內企業有效供需,推動產、供、銷鏈式發展,分類提供定向定制服務。
精準匹配服務企業。成立小麥聯合體、辣椒聯合體等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直接供應中糧集團、衛龍美味等需求大戶。結合食品產業關鍵輔料白糖價格大幅上漲實際,積極引導區內70%企業用嘉吉公司果糖替代,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針對企業用工難、用工貴等問題,主動牽線搭橋區內重點企業,實現員工共享互用。
依托良好營商環境,經開區招商引資呈現名企名牌聚集、重大項目扎堆的良好態勢。
2023年以來,該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9個,合同金額234億元,包括加多寶涼茶、嗨吃家、鹽津鋪子蛋制品、杭州隆禾高端速凍面制品等項目。簽約項目中,高新技術產業項目8個、戰略新興產業項目2個,主導產業占比達100%。新簽約的項目必將為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在2024年1月份全市月講評中,經開區招商引資工作位居全市第一。
創新發展熱潮涌,爭先進位勢如虹。新時代新征程上,經開區正錨定“知名食品企業集聚區、新質要素集成引領區、高端制造鏈群引育示范區”這一功能定位,對標全國爭一流、全面提升挑大梁、大膽探索創經驗,努力為漯河現代化食品名城、創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