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尹曉玉
秀水天來穿城碧,潤澤螺灣幸福長。8月的漯河,群賢畢至,熠熠生輝。前來參加“美麗漯河我的家”百名畫家畫漯河活動的劉杰、李運江、石品、左國順、馬明松、張旭、楊樓生、曹振華等書畫名家走進漯河,感受漯河厚重的歷史文化、現代化食品名城的高質量發展及城市建設新成就、鄉村振興新成效。從風生水起的沙澧大地吸取創作的靈感,拓寬創作思路。
漯河,擁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是一座人杰地靈的中原水城,也是一座歷史悠久、古老厚重的文化名城,更是一座宜居宜業、朝氣蓬勃的幸福之城。為更好地展示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新時代沙澧大地發展成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月11日至8月13日,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聯、市政協書畫院聯合舉辦了“美麗漯河我的家”百名畫家畫漯河活動,特邀曾在漯河工作、生活過的有影響力的省內外畫家榮回故里畫漯河。活動也得到全市畫家和繪畫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廣泛參與。特邀畫家、市美協會員等近120名藝術家參加了此次活動。
3天時間,畫家們紛紛到許慎文化園、小商橋景區等地,感受漯河厚重的歷史文化;到雙匯新總部及經濟技術開發區,了解現代化食品名城高質量發展成效;到市城市展示館、漯河港,了解現代服務業發展成效;到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舞陽縣保和鄉袁集村,了解鄉村振興新成效;到沙澧河風景區、青龍河濕地公園,了解城市建設新成就。
沙澧河風景區,綠樹成蔭、河水碧波蕩漾,引得畫家們紛紛拿起手機、相機,定格美麗的自然風光。“漯河是名副其實的幸福之城。漫步沙澧河岸,好像置身江南水鄉,一下子就激發了我的創作熱情。我要通過自己的畫筆,把家鄉的美景畫出來,對外宣傳。”西安交大城市學院藝術系副教授楊樓生由衷地說。
在漯河港,碼頭作業區機聲隆隆,泊位前等待卸貨的卡車排成長隊,貨船在河上穿梭……“水旱碼頭”盛景再現。“我離開漯河30多年了。漯河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我每次回來感覺都不一樣,這次回來,滿眼都是城市建設的場景。特別是漯河港,看完后,我激情澎湃。作為內陸城市,漯河通過航運把產品送到世界各地。作為漯河人,我感到無比自豪!”漯河籍知名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名譽主任左國順告訴記者,港口工人熱愛祖國、熱愛工作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他打算圍繞港口工人進行創作。
賈湖遺址博物館通過賈湖骨笛、刻符龜甲等豐富的出土文物和現代數字光影技術,展現了中華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在許慎文化園,《說文解字》碑刻、名人名家書法碑刻彰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具魅力的景觀特色,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我曾在漯河工作兩年,離開漯河已經20年了。這次參觀的很多地方,為我今后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我已經有了很多構思,創作欲望非常強烈。”鄭州美術學院院長石品說。
在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畫家們沉浸式體驗了花世界溫室區、民宿、帳篷營地等。漫步在這一網紅打卡地,大家紛紛表示,漯河以文促旅、以旅興農的探索非常成功。“這里有鄉村生活的場景,又充滿了現代氣息,非常適合油畫創作。”鄭州美術學院美術系主任曹振華說。
在“美麗漯河我的家”百名畫家畫漯河活動交流座談會上,大家一致表示,在本次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回去后將圍繞這些素材,創作出群眾喜歡看、看得懂、接地氣的好作品,為提升漯河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貢獻力量。
據了解,主辦方將成立評審小組,于9月底前,評選出漯河本地畫家優秀作品10幅、入展作品20幅,并組織我市知名詩詞作家統一配詩詞、知名書法家創作書法作品。預計10月份,我市將舉辦“美麗漯河我的家”百名畫家畫漯河美術作品展。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