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帥才蒸蛋糕生產線(資料圖片)。記者 張 佩 攝
記者 謝曉龍
雙匯成立了專業的預制菜研發中心和餐飲事業部,專門開發預制菜,高質高效推進第三工業園項目,搶占預制菜產業發展新賽道;衛龍推進麻辣休閑食品智能制造項目,緊跟消費市場,創新模式、升級生產技術,打造魔芋、果蔬、鹵蛋等麻辣休閑食品生產基地;南街村集團不斷提升品牌美譽度和核心競爭力,推出鮮拌面、涼面等200多個產品;自嗨鍋中部產業基地項目與中原食品實驗室、中糧集團深度合作,定向研發生產面食、米線、火鍋等產品,引領消費新風尚……一批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一個個研發中心聚力攻關,一道道美食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我市把主導產業做得“有滋有味”,為“舌尖上的產業”持續加速領跑蓄勢賦能。
創新引領,龍頭帶動,我市綠色食品產業亮點頻現。在7月4日召開的全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大會上,我市發布了中原食品實驗室的綠色食品重點科研成果。目前,中原食品實驗室的11名院士、23支科創團隊,圍繞新資源挖掘與功能研究、精準營養研究與健康食品創制等六大方向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已突破了16項關鍵技術,發布了36項代表性成果,成為河南萬億級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
雙匯、衛龍、南街村、賈湖酒業、中大恒源、聯泰食品等企業的產品亮相全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大會展區,盡顯品牌魅力,引領“新食尚”,讓“舌尖上的產業”更有“滋味”;特別對話、圓桌對話環節,我市企業家與來自省內外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嘉賓交流對話,共論專注主業、創新創造,合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綠色健康食品產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臨潁辣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一批綠色食品重大項目現場簽約,助力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3000億級食品產業鏈、5000億級綠色食品產業生態,我市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繼今年食博會上一批食品加工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后,6月30日,我市舉辦杉林現代食品產業園項目暨中原食品實驗室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攜手打造綜合性產業園區,推動中原食品實驗室與恒達食品、豫鼎源食品等企業簽約,以“產學研用”助推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市重點培育11個產業鏈和8個縣(區)級特色產業鏈,推動優勢再造、協同創新、鏈式發展。
“加快把食品產業傳統優勢轉化為領跑勝勢,我市深耕主導產業,做強項目支撐,強化創新引領,激發創新活力,引領食品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帶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持續引爆‘舌尖變革’。”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項目為王,科技賦能。以項目論英雄、評業績,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盯緊抓牢“三個五百億”重大項目,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提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全要素保障能力,聚焦聚力、鉚足干勁抓項目、促投資、興產業。立足“人才高地、創新之源、食品未來”定位,發揮中原食品實驗室的創新龍頭作用,探索構建“實驗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試基地+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的“六位一體”全鏈條發展模式,全面提升食品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為河南萬億級食品產業集群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聚焦主業,招大引強。用好“全員招商+六職招商”機制,聚焦主業、大員上陣,謀劃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整體質量好、落地速度快的大項目好項目。梳理行業前百名知名食品企業,按圖索驥、精準突破。圍繞實施食品產業“六個打通”“六路并進”,以商招商、精準招商,不斷拓展升級食品產業鏈。依托中原食品實驗室開展科技招商,大力推動人才與食品產業深度融合,助力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
提質提速,換道領跑。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和消費特點,搶占萬億預制菜產業新賽道,以龍頭企業為牽引,打造全國重要的預制菜產業基地;加快園區建設,建強中原食品實驗室的預制菜團隊,與重點企業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在去年10月市食品工業協會發布《預制菜土豆牛肉》《預制菜紅燒肉》兩項團體標準的基礎上,今年食博會期間,又發布了《預制菜梅菜扣肉》《預制菜佛跳墻》兩項團體標準,為企業搶“鮮”入局預制菜產業賽道加油護航,推動預制菜產品生產向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