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 丹)日前,記者從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獲悉,由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牽頭,省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和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7家單位參與制定的河南省地方標準《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操作技術規程》,于8月7日經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將于11月6日正式實施。
“玉米籽粒機械化收獲技術能最大程度解決玉米生產和傳統機械穗收存在的問題,明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玉米品質,但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作業受玉米品種、機械、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操作難以把握。機手需要鉆研機具收獲玉米籽粒時的機械特性,按照調整原則,逐步摸索經驗,將機車調整到最佳狀態,做到人們常說的‘人車合一’。”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此,要做到減少糧食收獲損耗,提升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就必須制定統一的標準來規范機手操作,提高作業質量,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2021年1月,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省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通過河南省地方標準公共服務平臺在線向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制定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操作技術規程”立項申請。同年8月27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通知,“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操作技術規程”列入2021年河南省地方標準制定計劃,批準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省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負責該標準的起草工作。
該規程的實施,填補了河南省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操作技術規程的空白。該規程可操作性強,能為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農機專業合作社、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等提供技術支撐和幫助,將有力促進全省玉米機械粒收的推廣和應用,減少玉米收獲損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