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6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9%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94.8%;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家;新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入庫備案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5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96%;全部營業收入完成65.88億元。簽約超百億項目2個、超億元項目26個,引進省外資金33億元,市外、境內資金63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1.3億元;中小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100%;中原食品實驗室實現掛牌即運營,中原未來食品科技城、中科新材料產業園2個百億項目順利推進;2022年承擔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93項,目標任務完成91.3%。
2022年6月,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在全市率先推行縣級區域開發區“三化三制”(即建設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管理團隊,實行領導班子任期制、員工全員聘任制、工資績效薪酬制)改革。截至目前,各項改革任務已全面完成。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推行“三化三制”改革,改出了縣級區域發展新天地,激活了縣級區域發展強動能,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撐。
聚焦主責主業,厘清“四個關系”。為切實解決產業定位不高、主導產業不精、集群效應不優等問題,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通過深化改革,讓開發區工作重心回到發展經濟的主軌道上來。厘清職能關系,剝離便民服務、綜合治理等社會管理職能,專注于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服務等。厘清執法關系,由區直部門履行社會管理領域行政執法事項監管責任,淞江街道履行屬地管理責任,開發區與行業主管部門聯動監管企業廠區范圍內的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等事項。厘清受益分配關系。建立區商務、發改、工信等經濟部門和各鎮(街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服務、現代服務業發展等工作與開發區聯動互動、成果共享機制,按照“誰招引誰服務、誰服務誰受益”進行分配。厘清稅收分配關系。區政府與開發區建立收益分成機制,以區內工業企業和規上服務業近3年稅收區級收益平均值為基數,基數外超收的按20%比例獎勵給開發區,由開發區自行統籌使用,區財政每月向開發區撥付經費保障日常運轉。
聚焦激發動力,建立績效薪酬新體系。建立了兼顧市場競爭性和內部公平性的薪酬體系,建立與開發區發展相適應的薪酬激勵機制,制定了科學合理、激勵充分、約束嚴明的績效工資標準,構建了部門有目標、人人頭上有任務、壓力傳導必到位的工作格局。個人收入與考核掛鉤,與評先評優、獎懲激勵掛鉤,實現多勞多得、能者多得,變鐵工資為活薪酬,充分激發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提升了干部職工能干事、干實事的動力,為推進開發區發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聚焦擴體增容,推行“管委會+公司”新模式。推行“管委會+公司”模式,即管委會負責政策制定、發展規劃、行政審批等行政管理工作,公司負責投融資開發、項目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投資等經濟事務,各司其職、各得其所。通過劃撥優質資產,提升信用等級等措施,壯大公司實力,共梳理盤活低效閑置土地838畝、廠房27.5萬平方米,探索與央企、國企、專業化產業園運營商和大型民企合作模式,利用市場化手段聯合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區建設,謀劃冷鏈物流產業園、中科可降解塑料產業園等專項債券項目11個。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將在實踐中不斷深化、不斷完善,推動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切實發揮開發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為郾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最優營商環境。王耀威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