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街道過去以農業、農村為主,現在成了產業集聚、城鄉融合、宜居宜業的新東城,這是建區二十年來歷屆區委、區政府高瞻遠矚的成效,也是街道歷屆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主動謀劃、真抓實干的成果。”近日,召陵區東城街道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王陽告訴記者。
東城街道成立于2015年3月,轄8個行政村、5個社區。成立以來,東城街道聚焦基層黨建、基層社會治理、征地拆遷和服務園區發展,攻堅克難、踔厲奮發,先后獲得省級“平安農機”示范鄉(鎮)、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街道黨工委被評為忠誠干凈擔當好班子、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黨建引領聚合力,強基賦能促發展。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進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加強黨支部建設,基層陣地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全面提高。深入推進“一支部一品牌”,立足“幸福社區”建設,與新華書店合作建成建筑面積380平方米、藏書20000余冊的社區城市書房,打造“書香汾河”社區品牌。大力發展租賃經濟、農貿物流等,深化“一村一品”、村企聯建,走好“雙綁”發展之路,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狠抓項目拼經濟,產業升級蓄動能。扎實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探索“黨建+征收”模式,把黨支部建在項目上,以“東城速度”先后完成雙匯第三工業園、藍寶科創產業園、煙廠技改(文化大觀園)等多個項目約2300畝土地征遷工作,積極服務園區發展,為區域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高標準完成“五經普”工作,整體普查效果超出預期目標,通過省、市、區三級驗收。“十四五”以來,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入庫項目32個(千萬元項目22個、億元項目10個),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指標增速令人欣喜,成功謀劃東城街道食品冷鏈倉儲物流產業園等一批專項債項目,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以人為本促民生,打造幸福新東城。以城鄉融合為抓手,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秀水河路照明工程,成功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全覆蓋。打造東城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與謝莊村幸福院,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成。堅決落實各類幫扶政策,定期組織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援助活動,平均每月發放各類補貼6萬多元。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加強鄉村產業發展,以“四小園”建設為契機,采用“支部引領號召、黨員示范帶動、群眾主動參與”模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砥礪奮進二十載,實干爭先向未來。“今后,我們將堅持‘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先進’,突出經濟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兩個重點,立足基層基礎、體制機制、工作作風三個保障,堅定不移為全區‘三區三基地一家園’建設貢獻東城力量。”王陽表示。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