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市市場監管局聚焦民生實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推進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等民生工程,讓市民生活更安全更放心。
培育規范店
守護食品安全
“你好,你們售賣的這幾袋面包,再有一天就超過食品安全有效期限了,今天下午務必處理掉或者下架。”8月21日,在市區一家蛋糕店,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進行質量巡檢時對店主說。
為進一步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今年上半年,市市場監管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工作部署、食品銷售領域“四化”建設要求,制訂了《漯河市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行動工作方案》,開展以全市大中型食品銷售單位、食品連鎖經營店為規范對象,以全市62個市場監管所為行動主體,覆蓋全市城鄉的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行動,深入推進食品銷售領域“四化”建設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切實提升全市銷售環節食品安全水平。
通過專業指導、動態監管等,成功培育出200家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店,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同時,市市場監管局還以此為契機,推動全市食品經營單位向規范化、標準化邁進,營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環境。
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店320家,在市定民生實事明確的200家任務的基礎上超額完成120家,任務完成率達160%。其中,大中型商超完成規范提升128家,連鎖店完成規范提升192家。
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激發消費活力
“以前,我總是擔心買回家的衣服尺碼不合適或者款式不喜歡,退貨流程煩瑣;現在不一樣了,只要保留好購物小票,一周內可以輕松實現無理由退貨。這樣的政策讓我購物更加放心,也敢于嘗試更多新款式了。”在市區一商場,市民張女士正在挑選秋季新品服裝。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解決“退貨難”問題,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了“培育放心消費單位和線下無理由退貨單位各400家”行動。
截至6月底,各縣區已完成放心消費單位和線下無理由退貨單位各400家的培育任務。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對商家無理由退貨、明碼標價、誠信經營、投訴受理等進一步規范,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老舊電梯風險評估
守護乘梯安全
“看到市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來評估電梯,我們放心了。”家住郾城區一高層住宅的王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王女士表示,他們小區已建成交付16年,去年小區物業撤離。近段時間,每次乘坐電梯,她都提心吊膽。專業團隊對電梯進行全面“體檢”后,她可以安心乘坐了。
據了解,市市場監管局運用先進檢測技術和手段,對全市356臺15年以上老舊電梯開展風險評估。評估過程中,不僅檢查了電梯的機械部件、電氣系統、安全裝置等關鍵部位,還結合電梯運行狀況、使用頻率、維護保養記錄等因素進行了綜合評估,精準識別并有效排除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