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舌尖上的漯河》演出現場
文/圖 記者 張玲玲
相聲、歌曲、詩詞、書畫、攝影……為了迎接食博會,我市文藝愛好者各展所長,創作了大量與漯河美食相關的文藝作品,為食博會營造了濃郁的氛圍。
“走一走,看一看,雙匯食品品種全。火腿腸遠銷海內外,中式熟食味道鮮。還有那自熱米飯、八大碗,中央廚房營養餐。”“漯河美食數不完,北舞渡胡辣湯湯鮮味美,拐張麻糖焦香酥脆,繁城牛肉代代相傳……”日前,相聲節目《舌尖上的漯河》在漯灣古鎮景區上演。十多分鐘的時間里,四位演員口若懸河、妙語連珠,以說唱形式帶領大家領略漯河眾多美食,現場氣氛熱烈。
“這是我們為迎接食博會特意打造的作品。”5月6日,市文化館文化實踐員“劇說漯河”分隊負責人、清河相聲社班主張科舉告訴記者,《舌尖上的漯河》后半部分內容,創作者張盼盼早在半年前就完成了創作,一直在精心打磨,現在以食博會為契機推出。最初節目準備以快板的形式展演,一個月前,演員們一起創作時,一致決定以說唱的形式呈現,以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
“在《舌尖上的漯河》中,我們添加了很多漯河元素,比如許慎文化、漯河方言等。后期我們會通過直播或短視頻的方式傳播漯河美食文化。”張科舉告訴記者,在食博會期間,他們還將舉行以漯河文化為主題的相聲專場演出。
“食品之都,美麗的家園,我們用責任筑起一道防線;食品名城,幸福的家園,我們用擔當守護舌尖安全……”這是我市文藝愛好者張繼偉、劉琰創作的歌曲《守護舌尖的安全——漯河食品安全之歌》。“除了歌曲,文藝愛好者還創作了組詩、快板,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食品名城的熱愛。”市文聯創作研究部部長王婷婷說,圍繞食博會,市文聯還將舉辦“漯河市創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市攝影展”,以攝影藝術的視角記錄漯河城鄉面貌的發展變化,展現我市在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的新變化、新氣象、新成就。
同時,圍繞食博會期間的各項活動,市文聯將組織20余名攝影家參與拍攝工作,記錄食博會的精彩瞬間,向各方賓朋展示漯河中國食品名城城市名片。
“每臨五月清和,搶機遇高吟食品歌。是美食盛會,一年一度;“漯河制造”,多琢多磨。節會搭臺,客商唱戲,對外交流合作多……”這是我市詩詞愛好者酒醉詩狂和一塵共同創作的詞《沁園春·漯河食博會》,字里行間表達著對食博會召開的期盼。“半個月前,我們發出通知,邀請詩友圍繞食博會這一主題進行詩歌創作,喜迎食博會,助力我市經濟發展。詩友們創作熱情高漲,佳作紛呈。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收到50余篇詩稿。”沙澧詩詞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為助力食博會召開,市政協將舉辦“翰墨歌盛世 丹青繪食博”書畫展。目前,書畫展作品征集工作已基本完成,共征集作品167幅,其中書法作品88幅、美術作品79幅。經專家評選,擬確定入展作品99幅,其中書法作品52幅、美術作品47幅。屆時,入展作品將于食博會開幕前在許慎文化園景區展出。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浸潤和滋養。采訪中,文藝愛好者紛紛表示,將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創作更多精品力作,為我市食品名城建設貢獻文藝力量。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