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幫村里鋪設了電線,這幾百畝地都能及時澆上水了!”盛夏時節,郾城區孟廟鎮閆陶村村民陶勝正在火辣辣的太陽下抗旱保秋。他告訴記者,他正給玉米澆第二遍水。
“三夏”期間,孟廟鎮人大代表、閆陶村黨支部書記楊艷峰購買一臺秸稈打捆機,幫村民把秸稈打捆。干旱時節,他又幫村里的十眼機井更換了新水泵,確保全村田地都能澆上水。
群眾有啥煩心事兒,人大代表為何第一時間就能知道?孟廟鎮人大代表聯絡站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織密織細人大代表履職網格,將21名區人大代表和75名鎮人大代表細分到35個網格,常態化開展日常聯系、定期聯系、集中走訪人民群眾活動,實現了聯系群眾全覆蓋;堅持人大代表“勤跑腿”,群眾“少跑路”,圍繞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明確每月進網格不少于一次,方便群眾有事找代表,便捷反映社情民意,累計走訪接待群眾3700余人次;充分發揮代表專業優勢,開展送項目、送技術、送崗位活動,區人大代表崔振華采取“公司+聯合體+合作社+農戶”方式發展訂單農業,積極延伸、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帶動農戶5000余戶……
在孟廟鎮,全鎮四級人大代表聯系到網、走訪到戶、幫扶到人,深化創建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做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孟廟鎮積極發揮人大代表議事工作室作用,鼓勵代表利用專業優勢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從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群眾有求我得應、群眾有難我得幫、群眾有架我得勸。”秉持這樣的信念,二十多年來,區人大代表、“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高家斌堅持每天早出晚歸,為老百姓的每一個訴求奔波忙碌。與此同時,高家斌工作室實行“小事隨時辦、急事立即辦、難事集中辦”,以“短平快”高效解決百姓身邊“小急難”。去年以來,共接待群眾300余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各類問題140個,群眾滿意率100%。如今,高家斌工作室已經成為郾城區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張名片。
“代表聯絡站始終以‘大家的事大家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暢通群眾‘我發聲’‘我作主’‘我參與’的民主渠道。”孟廟鎮人大主席、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孔軍偉說,依托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孟廟鎮建立了以人大代表、鎮村干部、群眾代表為固定成員,職能部門、專業人士等按需參與的“4+x”議事架構,議出解決問題的金點子;以“為人民履職、為中原出彩·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為契機,圍繞“五星”支部創建,代表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資源、資金等各方面優勢,主動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代表們采取走訪、調查、視察、評議等形式,同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主動提出“一攬子”建議。
在五里廟幸福社區建設中,代表們聽民聲匯民意,建議政府部門要緊緊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壯”,重點打造15分鐘鄰里生活圈,為居民提供“一站式”個性化服務。今年1月,該社區已經正式建成投用,“商業+公益”性質的32個功能室為轄區3.8萬余名居民提供全響應、全覆蓋、零延時的高品質服務,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與此同時,代表們還建議孟廟鎮發揮西營市級“五星”集群核心村集聚效應,按照東方農道EPCO模式試點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開工建設鄉宿鄉廚等項目20個,建立了多項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
在孟廟鎮人大代表聯絡站,每天都能見到反映大事小情的群眾、耐心傾聽的人大代表、答疑解惑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一次次直接見面,努力促進問題解決,回應群眾期盼。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