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一大早,位于源匯區老街的幸福新華街共享食堂就熱鬧起來。食堂一角,91歲的楊云萍和92歲的朱清粉這對老姐妹正邊吃邊聊。
楊云萍是一名有69年黨齡的黨員,老家在南京。20世紀60年代,她從南京一家軍工廠轉業后跟隨丈夫來到漯河,一晃幾十年過去,早已成為半個漯河人。“這兒的飯菜干凈可口,服務也熱情。俺老姐倆一天三頓都在這里免費吃呢!”楊云萍開心地對記者說,每次吃飯之余,老姐倆最愛分享最近讀的書。
共享食堂對面是新華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這里不僅是社區工作人員的辦公區,還是轄區群眾的日常活動中心。三層樓50多間房,社區僅留了4間用于辦公,其余全部建成了居民活動場所。
據老街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鵬介紹,新華街社區地處老城區,常住人口1377戶3500多人。源匯區多方調研、反復考證,以新華街社區為試點,對標“五星”支部創建標準,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與便民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服務有機融合,積極推進“幸福社區”建設工作,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聚焦“一老一小”,基層治理有溫度。“我們社區老舊小區多,小商戶云集,老年人和流動人口多,群眾日常生活需求較多。”新華街社區黨支部書記鄧瑋說,社區充分整合轄區優勢資源,在“一老一小”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見實效。社區借鑒杭州未來社區“一統三化九場景”模式,建設社區共享食堂、智慧藥房、養老中心、鄰里服務站等,推行市國投公司專業團隊托管運行、街道和社區配合參與日常管理模式,把新華街社區黨群陣地打造成為養老中心、服務中心。
社區具體怎么建,還是居民說了算。新華街社區積極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依托餐飲公司建設共享食堂,實行“光榮在黨50年”的老黨員1元就餐、90歲以上老人免費就餐、60歲至80歲老人就餐優惠等政策;引進專門機構,配備理療室、老年人健康評估室、書畫室、棋牌室、舞蹈廳等功能室,為社區老人提供休閑娛樂、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全方位關愛和個性化服務;委托第三方運營,對圖書室進行全面托管,及時更新圖書,并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會、親子閱讀等活動;依托鄰里服務站、暖心驛站,組織開展家政服務、社區志愿活動等,打造15分鐘生活圈,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當天,71歲的社區居民鄒玉梅吃過早飯,就和合唱隊成員相約來到社區排練廳。“這里冬暖夏涼,免費開放,既能排練又能休息,是我們合唱隊的大本營,今天我們排練男女小合唱。”鄒玉梅說,如今的社區就是大家的學習之家、休閑之家。
“社區是我家,美好靠大家。”鄧瑋表示,社區儼然成為居民的美好生活新空間。許多居民自發參與社區管理,合唱隊、舞蹈隊、模特隊所有成員自發擔任樓棟長、單元長,為社區治理發揮光和熱。隨著“幸福社區”功能不斷完善,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社區居民的“幸福圈”也將逐步擴大。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