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避免過度肥胖的同時,保證肌肉的量與質,對于維持軀體功能和生活質量而言同樣重要。老年人過于瘦也許是患上了肌肉衰減綜合征。
肌肉衰減綜合征是一種與年齡增長相關、力量減弱、耐力和代謝能力降低及機能減退的一類疾病。由于老年人的新陳代謝速率減慢、肌肉蛋白質合成減少、肌肉發生萎縮,加之大多數老年人因自身原因不能進行高強度和長時間運動,長此以往,肌肉就會用進廢退。肌肉衰減綜合征可大大增加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風險,也會導致老年人免疫力下降,進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肌肉衰減綜合征的早期癥狀為患者感覺身體越來越虛弱,在舉起物體時比平時困難。體重減少也可能是肌肉衰減綜合征的一種表現。肌肉衰減綜合征的常見因素有久坐(臥)不動、飲食不均衡以及發生炎癥反應。
以營養+運動為基礎的生活方式管理能有效干預肌肉衰減綜合征。目前,研究較多且達成共識的營養干預措施包括:
1.補充優質足量蛋白質。每天飲食堅持“四個二”,即兩袋牛奶(一袋250毫升)、兩個雞蛋、二兩瘦肉(紅肉和白肉各一兩)和二兩豆制品。
2.保證食物中有固定不飽和脂肪的來源。在控制總脂肪攝入量的前提下,應增加深海魚油、海產品等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攝入。
3.補充足量維生素D。老年人應積極進行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延緩肌肉衰減進程。
4.增加抗氧化營養素。增加深色蔬菜、水果、豆類等富含抗氧化營養素食物的攝入,還可適當補充含多種抗氧化營養素的膳食補充劑。
5.科學運動。建議每天進行戶外有氧運動一次至兩次,每次30分鐘至60分鐘,如慢走、散步、打太極拳等;若身體素質較強,可嘗試快走及打球等。運動前要進行熱身,運動后要進行放松活動。如果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老年人肌肉力量鍛煉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采取小重量、多次數的方式鍛煉。宛 磊
專家鏈接
宛磊,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智能微創骨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他的主要臨床工作和研究方向:骨盆、髖臼及四肢復雜骨折的精準微創治療;股骨頭壞死個體化階梯化保關節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及翻修,注重個體化治療、快優康復和長期效果;老年髖部骨折快速康復治療;肢體嚴重創傷的修復與重建;在骨科智能微創臨床應用研究領域開展骨盆及髖關節骨折機器人輔助智能化微創治療;應用數字骨科和3D打印技術治療骨與軟組織疾病及骨科智能化微創診療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