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舞陽縣委巡察工作開展以來,共開展了13輪78個單位黨組織的集中巡察,7輪385個村居黨組織的村居巡察,發現各類問題5832個,黨(政)紀處分104人,組織處理316人,追繳違規資金118.35萬元,移送司法機關8人,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會效果,為舞陽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保障。”近日,舞陽縣委巡察辦負責人對筆者說。
近年來,舞陽縣委對巡察工作高度重視,緊緊圍繞舞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發現問題和推動整改落實并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以巡察工作高質量助推舞陽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高質量。
在扛牢主體責任上,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擔任組長的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為深入推進巡察工作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僅十三屆縣委以來,縣委常委會和書記專題會議先后33次聽取巡察情況匯報,研究解決重大決策、制度建設、綜合情況、結果運用等問題,推動了巡察工作扎實有序開展。嚴格按照市委巡察及市縣黨委巡察機構一體化建設工作程序和要求,與市委巡察工作同頻共振,細化任務措施,建立工作臺賬,列出“任務書”,繪出“施工圖”,按圖索驥逐項逐條推進。今年以來,還創新構建了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共同發力的巡審聯動工作機制,通過“巡審同步”“先審后巡”“聯合編組”“先巡后審”4種工作方式,突出對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重點領域的聯動監督,確保巡審聯動監督無死角、全覆蓋。把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統籌謀劃部署,進一步凝聚監督合力,力求達到“1+1>2”的效果。加強巡察干部黨性黨紀教育,加強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學習,增強巡察干部發現問題、談話攻心、分析判斷、綜合協調等能力。
“舞陽縣托養中心現在托養28人,其中12人是低保貧困戶,另外16人是特殊困難群體。”舞陽縣民政局局長張清水說,舞陽縣目前已投入財政資金600多萬元,對縣托養中心、14個鄉鎮敬老院進行升級改造,新(改)建村級幸福大院23個,縣、鄉、村三級累計新增床位570個,最大限度保障了特困人員“應養盡養、應住盡住”。
舞陽縣辛安鎮敬老院就是升級改造的其中一個。
2020年3月,辛安鎮依托敬老院現有設施,在院內西側改造312平方米建成貧困人員托養中心,為貧困殘疾人提供醫療、護理、生活照料等全方位服務。目前已入住人員118人,其中集中供養人員111人,集中托養未脫貧人員7人。
辛安鎮劉莊村為解決本村特困人員及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經村“四議兩公開”程序,決定安排5戶11名特困供養及貧困人員入住該村幸福院,由村級集中供養,其中3戶6人為未脫貧兜底人員。
“村里決定每年拿出10萬元用于這些特困人員及貧困戶的生活保障。”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士興說,這些貧困兜底人員在幸福院吃、住全部免費,政府發的個人補貼村里一分不要,全部由他們個人支配。腿腳好的隨時都能回自己的老院子看上一眼,閑不住的老人也會住在家里,喂幾只雞、養幾只羊,每天來大院按時吃飯,相互交流。
現如今,劉莊村幸福院的撫養模式已經在舞陽縣開始推廣。
截至目前,作為先行試點的舞陽縣未脫貧的1903戶4204名貧困人口中,需兜底脫貧1698人,已落實到位1698人,完成率達100%。而整個漯河市未脫貧人口需兜底3065人,已完成兜底保障3063人,完成率達99.93%。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后沖刺階段,收官交賬的大考即將到來。”漯河市委書記蒿慧杰表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漯河脫貧攻堅仍存在一些問題,下一步必須要按照上級要求和脫貧標準全力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確保各項工作都經得起查、經得起看,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讓群眾滿意和認可,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責編:翟柯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