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住戶調查開展70周年。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每個家庭的日常收支記錄,都是城市變遷的微觀見證。近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漯河調查隊(以下簡稱國調隊)獲悉,通過對2019年至2023年近5年住戶調查樣本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居民的收入結構和消費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生活水平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從調查戶的記賬情況來看,5年前,我市居民家庭支出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和孩子的學費上。隨著經濟的發展,記賬本上增添了旅游、家庭聚會和孩子高質量教育等諸多大額支出新項目。”國調隊一名工作人員說。
消費模式變化的背后,是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國調隊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增長了21.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增長了36.5%。這些數據的增長,得益于我市近年來為促進經濟發展、提升人民幸福感所作出的一系列精心謀劃,如聚焦營養健康、食藥同源、未來食品“三大主攻方向”,全力做好食品工業、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建設“四篇文章”,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簽約落地;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出臺一系列人才政策,營造“最優人才生態”;優化營商環境,招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改善人居環境,為居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多措并舉、協調發力,為我市居民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拓寬了居民收入來源,也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收入的穩步增長,消費水平持續提升,大家不再滿足于吃飽穿暖,開始追求高品質生活。調查數據顯示,我市居民食品、煙酒、衣著等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占比逐年下降,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等發展和享受型消費支出快速增長。“現在,大家都特別注重健康。我經常去健身房健身,也會定期體檢。這些年,城市道路越修越寬,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去年,我們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放假可以到周邊自駕游。”家住郾城區的王女士說。
隨著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開始不斷滿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游泳館、健身房、瑜伽館等越來越多。家庭教育投資不斷增加。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比2019年增長了55.8%。
數據記錄折射了城市的蓬勃發展與社會變遷。一批又一批的記賬戶用收支數據記載民生改善史,一本本家庭小賬本見證了民生大變化。大家共同記錄美好生活、“賬”量多彩民生。
責編:翟柯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