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拿著三個本在村里天天走一遍,誰家有啥好事都想讓記到紅本上,光榮啊!誰家干啥賴事了都怕被記到黑本上,丟人啊!”9月11日,提起村里的“三色治理”,郾城區裴城鎮裴城村村民薛進莊豎起了大拇指。
楊老師名叫楊合興,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裴城村首任村史記錄官。兩年多來,楊合興記了10多本“三色記事簿”。紅色村史記事簿記錄群眾獲榮譽、受表彰等好人好事;黑色村史記事簿記錄村民的爭吵打架、道德品質敗壞、違法犯罪等負能量行為;藍色村史記事簿記錄婚喪嫁娶及村內的重大事宜。
“過去村集體有事沒人干,現在村里事變家里事,村民由站著看變搶著干。”裴城村黨支部書記黎春偉說,通過村史記錄官的如實記錄、“三色記事簿”定期公示,如今,村容村貌、村風民風等悄然發生了改變。村史記事簿是裴城鎮全力推動“三色治理”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裴城鎮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探索紅、黑、藍“三色治理”模式,挖掘轄區資源、注重載體創新,營造村史記錄氛圍,釋放鄉村治理活力,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創新鄉村治理新途徑。2022年以來,裴城鎮24個行政村已通過“三色治理”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余起,記錄各類好人好事600余件。先后協調解決了鄰里爭地邊、私自墾坡種植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名村民說:“這‘三色治理’是真中!”
以村史記錄倡樹文明新風、約束不文明行為,裴城鎮探索基層治理道路費了一番功夫。
村史記錄如何規范?村史記錄官誰來當、怎么管?
裴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何帥兵介紹,他們從24個行政村的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中選擇村史記錄官,并常態化開展交流學習、觀摩評比,確保村史記錄清晰、規范。每年,鎮黨委還會考核各村的村史記錄官,評出優秀村史記錄官進行表彰。兩年多來,該鎮涌現出楊合興、芮四一、高得元等多名優秀村史記錄官。
“‘三色治理’是我們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一次有益探索。村史記錄既是對鄉村文明的傳承和見證,又是對有貢獻村民的一種精神激勵。”何帥兵說,裴城鎮積極開展“三色治理”,發揮了其倡樹文明新風、弘揚鄉村正能量的作用,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