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記者走進位于舞陽縣蓮花鎮的舞陽縣舞蓮面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舞蓮面粉),見智能化生產線雖然無人看守,但井然有序,小麥經過50多道工序,完成從麥子到面粉的華麗變身。
“舞蓮面粉成立于2000年。24年來,舞蓮面粉不斷滿足市場需求,探索企業發展新路,先后經歷5次生產設備的更新、生產工藝的改進、廠區的擴建,完成了從日產60噸到日產200噸、400噸,再到日產1200噸的轉變,構建起集收購、加工、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優質面粉全產業鏈。”舞蓮面粉總經理楊帥告訴記者,公司之所以起名為舞蓮面粉,一方面是因為坐落在舞陽縣蓮花鎮,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要扎根鄉土,植根“三農”,在鄉村振興中踐行企業擔當。
如何將村企聯合、讓優勢疊加,畫出鄉村振興“同心圓”?舞蓮面粉充分發揮挨著舞陽縣泥河洼16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糧田的優勢,通過小麥產業化聯合體,與糧食倉儲企業、合作社等合作,實現了優質專用小麥的專種、專收、專儲、專用。
舞蓮面粉通過小麥產業化聯合體,提前對接食品企業個性化的面粉訂單需求,結合我市種植條件,為合作社與種植大戶提供優質種子,并通過訂單提高糧食收儲價格,每斤比普通小麥高0.05元至0.1元,帶動聯合體內成員增收,為下游食品加工企業提供優質面粉。
如今,一粒麥子從種下那一刻起,“旅程”就被規劃好了:種在特定地塊,收獲時用專用車輛送進專用倉庫,最終按照設定標準變成饅頭、面包、餅干等食品走進千家萬戶。小麥產業化聯合體有成員單位23家,涵蓋糧食加工、食品生產、種子經營、糧食收儲、農機服務、養殖和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不但延長了產業鏈,還帶動農戶1.35萬戶,畝均增收達100元以上。
“在聯合體內部買種子、農藥,不僅質量有保障,價格還更便宜一些。”陳戰鵬是長村趙村村民,種了200畝糧食,還是一名糧食經紀人。
“糧食收獲后,我上門收購,然后出售給舞蓮面粉。現在,我建成了自己的糧食倉庫,能儲存4000噸糧食。種植加收購,一年流水有1500萬元左右,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陳戰鵬說。
據陳戰鵬介紹,舞陽像他這樣的糧食經紀人有近百人。舞蓮面粉的發展不僅解決了百余人的就業問題,帶動了糧食經紀人的發展,還帶富了貨車司機。舞蓮面粉帶動約30輛貨車參與物流運輸,貨車司機年收入達10萬元。大家都把糧食物流當作自己的產業,干勁十足。
“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家鄉人民。”楊帥深知企業發展的根基在于社會,因此在企業穩步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舞蓮面粉不僅為周邊村莊建設了文化休閑廣場,還逢年過節走進困難家庭、孤寡老人家中,送去生活必需品,傳遞社會的溫暖。夜幕降臨,村民會到文化休閑廣場上跳廣場舞,享受鄉村振興、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未來,舞蓮面粉將繼續深化與農戶的合作,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研發生產多樣化的產品,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鏈的價值,帶動農戶增收,書寫企業與鄉村共發展的新篇章。”楊帥說。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