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屆六次全會指明了漯河新一輪的發展方向,全會審議通過的若干舉措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遵循。我們將把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緊緊圍繞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和源匯‘三區’發展定位,解放思想求突破、改革創新促發展,為新時代漯河‘二次創業’,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新篇章貢獻源匯力量。”8月19日,源匯區委書記王奇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做強實體支撐,穩住基本盤。源匯區緊緊圍繞全市“11+8”重點產業鏈和全區主導產業,用好“六職招商+全員招商”機制,對新簽約的新天澤智創城等10億元以上項目實行專班管理,確保盡早開工建設。認真研究上級政策,爭取更多的產業類、民生類、基礎設施類、文旅類等項目納入上級盤子,滾動實施“三個一批”,“四大辦”助力重點項目建設。提升醫療器械3個專業園區和智能制造6個專業園區承載能力,加快產業集群集聚,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有影響力的循環經濟示范區。加強食品企業與中原食品實驗室合作,促進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助力食品名城建設。
強化消費拉動,創造增長點。源匯區持續發揮文旅、服務等優勢,著力在穩增長促銷費上扛大梁、走前列。擦亮河上街景區省級夜經濟集聚區金字招牌,支持長申玉、天禧宴會等優質企業做大做強、擴點布局,催生新業態,拉動新消費,力爭用三年時間把河上街景區打造成再現商埠輝煌的新興街區。持續豐富漯灣古鎮景區內涵,打造城市休閑旅游集散地。引導昌建廣場、新天地向高端化轉型,推動大商新瑪特改(擴)建,持續做大豫中南汽貿服務產業園,打造汽車服務全產業鏈基地,加快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產業體系。大力支持信息科技、金融保險、新型商業、特色餐飲等業態發展,落實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激發市場消費活力。
突出改革創新,激發新動能。源匯區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部署要求,圍繞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建立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庫,完善梯次培育機制。聚焦醫療器械、智能制造、食品等產業鏈條,培育打造一批細分領域省級和國家級研發中心,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全覆蓋。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開展好“萬人助萬企”活動,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加快城鄉融合,提升幸福感。源匯區統籌好城市規劃和空間布局,謀劃儲備一批道路交通、能源供給、城市改造等項目。持續鞏固創文成果,穩妥推進老寨里開發、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口袋公園建設等,力爭文明創建工作在全市爭先晉位。以“五星”支部創建為統領,高質量完成創建任務,全面提升鄉村文明程度,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加快3個鄉村振興產業園建設,帶動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扎實開展“四個專項行動”,嚴格落實源頭管控,實施靶向攻堅,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持底線思維,全力保安全。源匯區持續兜牢民生保障底線,抓緊啟動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項目,加快民生實事辦理進度,確保按時序完成。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力抓好社會保障、扶貧幫困、養老等各項工作,增強群眾幸福感。統籌抓好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堅決防范安全事故發生。以信訪穩定突出問題集中治理攻堅月活動為抓手,妥善化解一批信訪積案。深化“三零”平安創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范化解重大輿情風險。同時,全力化解“五高”問題,堅決守牢經濟安全底線。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