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議事協商會上,大家舉牌表決方案。記者 孫 震 攝
(記者 孫 震)“我們在社區開展調查得知,老年人都知道身體不適要及時就醫,但他們也提出一些問題,如突發疾病怎么辦?發病時孩子不在身邊怎么辦?”7月5日上午,在源匯區馬路街街道八一路社區黨員服務中心二樓,由民政社工召集的居民議事協商會正在進行。八一路社區老人代表、社居委工作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志愿者代表等20余人圍坐一起,商議老人身體不適后及時送醫的方案。
“八一路社區有高齡老人190名。我們隨機對77名老人進行了調查,他們對及時就醫問題比較關注。”馬路街街道社工站民政社工張培培率先拋出問題,“今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穆雙麗、社居委副主任王麗萍、志愿者代表李方明都在場,請大家暢所欲言,談想法、提建議。”
“隨著氣溫升高,高齡老人高溫防護和中暑就醫問題逐漸凸顯。”穆雙麗說,應依托社居委、轄區醫療機構和志愿服務力量在社區實行“事前預防—發現報告—簡單處置—轉診送醫”機制,將輕癥化解在社區,節約醫療資源。
“咱們老人代表也可以提提意見。比如,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得到什么幫助?誰可以提供這些幫助?”張培培說。
“我希望社區平時多開展義診活動,普及健康知識。這個事兒社區和醫院都能做。”一位老人提出意見。
張培培接過話說:“那請社區王主任和穆醫生介紹一下各自的日常工作安排,看這個需求能不能落地?”通過一輪又一輪的發言,義診活動逐漸形成了具體方案。
“要是沒有意見,我們就開始表決。每年要在社區組織兩次義診活動,社區提供場地,社工對接醫療機構,義診內容包括老年人常見病篩查。同意該方案的請舉綠色牌子,不同意的請舉紅色牌子……表決通過。”像這樣的方案,在當天的議事協商會上通過了五個。
據了解,議事協商會開在社區,讓群眾說事有渠道、議事接地氣、辦事更高效,是全市社工“五面、一品、三評”專項行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7月起至12月底,我市將進一步發揮鄉(鎮、街道)社工站聯系群眾、貼近一線、專業為民的優勢,由社工站協助村委會(居委會)召集和主持召開議事協商會,研究、討論村(社區)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為村(社區)管理提供建議,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資源共享,營造和諧社會氛圍。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