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王崗鎮,辣椒長勢喜人(資料圖片)。記者 焦海洋 攝
記者 張晨陽
夏風微拂,記者走進臨潁縣王崗鎮梁崗村,只見地里的辣椒長勢良好。在這里,提起辣椒,大伙兒有說不完的話。
“小辣椒是我們的‘致富椒’‘幸福椒’,一年能掙好幾萬。”種植戶紛紛感慨,小辣椒拓寬了他們的致富路子,也鼓起了他們的“錢袋子”。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市通過優化提升特色種植業、推動農產品加工提質增效、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培育壯大經營主體等措施,大力實施特色產業鞏固提升行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持續提質增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積蓄起強大動能。
產業之花,結出碩果。今年以來,我市聚力“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新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強鎮2個,使我市省級農業產業強鎮總數達到5個。加快鏈園一體發展,全市已創建1個國家級、3個省級、21個市級、20個縣(區)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臨潁現代農業產業園在2023年創建績效中期評估中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十三,石橋鄉三角村(白鵝)、王崗鎮(小辣椒)入選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和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名單。
正如《今朝漯河》中所說:“這是一座譽滿天下的現代化食品名城,開創‘大食物觀’的新境界,探索味道的玄機,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我市在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中,認真踐行“大食物觀”理念,圍繞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積極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加強“漯”字號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建設,提高糧食生產效益。持續深化糧食節約各項行動,從糧食收獲、儲存、運輸、加工和餐飲消費等環節實現節糧減損。
統籌抓好“菜籃子”“肉盤子”“油瓶子”“奶罐子”,構建多元食物供給體系。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
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我市依托賈湖文化、許慎文化及食品文化等資源,以“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南街村等為依托,打造休閑農業等“農業+”融合發展樣板,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化、電商等產業深度融合。全市打造能體驗鄉村生活、農耕農藝樂趣的27條市級生態游線路,臨潁鄉村田園休閑游入選2023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夏季精品景點線路,全省僅兩條。我市成功舉辦“三鏈同構 農食融合”全產業鏈建設專題活動,扛回“中國生態食材食品示范城市”和“中原藥食同源功能食品科技創新示范城市”兩塊金字招牌。
著力提升鄉村產業的質量和層次,不斷調整優化農產品加工產業結構,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向精深加工邁進,把小農戶與大市場、大產業對接起來,有效破解糧食主產區產業發展難題,帶動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民增收。用工業的理念抓農業,推動“一產向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速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