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持續深化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發展更加優質更加均衡教育,整體提升全市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群眾幸福感。 截止目前,全市共成立40個教育集團,覆蓋成員校110個,覆蓋成員校學生近10萬5千名學生、4200名教師。漯河市分別在全省集團化辦學改革研討會、2022年河南省特殊教育協會理事會會議上做典型交流發言。2022年,漯河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等6所教育集團被評為首批河南省義務教育階段優質教育集團。
一、加強頂層設計,理清發展思路
(一)加強制度設計,明確擴優發展方向。市教育局聯合市編辦等五部門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集團化辦學總體要求、基本原則、辦學模式、保障措施等,堅持內容特色化、模式多樣化、效益最大化。
(二)建立審核機制,強化教育集團管理。規范教育集團成立、納新、退出等各環節流程,確保教育集團核心校與成員校共同發展。擬成立教育集團核心校向所屬教育行政部門提出集團成立申請,擬定集團章程,召開教育集團成立大會。建立有進有退、吐故納新的教育集團發展機制,教育集團吸納新成員需由核心校向所屬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納新申請,經同意后加入教育集團。
二、創新發展模式,助推優質均衡
(一)創新集團化辦學模式,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出一條“1+X+Y”集團化辦學模式,1是指教育集團的核心校,X是不同區域、不同性質、不同學段的學校,Y指不同形式教育集團。“1+X+Y”基本模式,打破學段壁壘和學校性質壁壘,將全市優質資源整合起來,搭建更高發展平臺,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二)塑造文化品牌,注重特色發展。積極推進教育集團特色化建設,堅持在強校輸出品牌、理念、師資、管理上狠下功夫,同時挖掘每個成員校特色,處理好統一性和多樣性關系,既表現出統一的集團文化品牌,又能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
三、健全考評機制,提高發展效能
制訂《集團化辦學工作考評辦法(試行)》,每兩年對教育集團實行捆綁式、一體化考核,從管理機制、教師隊伍交流、教學質量提升、校際差距縮小、師生進步成長、學校持續發展等方面量化考核。考評適時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教育集團規劃制定、實施、舉措、經驗和學生、家長與社會滿意度等進行評估。(市委改革辦 劉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