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位于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的天際快運智能物流園,只見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忙著裝卸快遞包裹,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天際快運智能物流園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貨物進出、裝卸。“尤其在‘雙11’過后,我們園區貨物日吞吐量達萬噸以上,工人每天24小時不停忙碌。”天際快運智能物流園項目負責人萬大霄說。
天際快運智能物流園總投資5億元,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主要與阿里巴巴、京東、海爾、海信、格力等企業合作,提供倉儲管理、運輸配送、第三方物流服務,為大型家電企業在中原地區提供“一條龍”服務,帶動商貿、加工、運輸、物流等相關行業發展,助力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重點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穩定器和強引擎。今年以來,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始終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穩定經濟運行的主要抓手。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該區主要領導深入調研、系統謀劃、現場辦公,快速有效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
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把握“樞紐經濟先行區、新基建創新區、大開放重要窗口”新定位,創新思路,明確任務,畫出路線圖,堅決扛起新使命,全力奮進新征程。
聚焦樞紐經濟先行區,加強與66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互聯互通、省內“四河六港”內河航運的協同發展和沿邊沿海港口的深度合作,謀劃推進冷鏈物流、臨港經濟和集疏運體系建設等重點項目39個,總投資近300億元,加快集群化樞紐產業生態圈培育,全力打造特色物流樞紐經濟先行區。
聚焦新基建創新區,堅持在產業鏈賦能上持續發力,謀劃基礎網絡、大數據平臺、智慧能源、智慧港口等新基建項目23個,推動5G物聯網、大數據等與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園區提質,賦能港口增效,全力打造新基建發展先行示范區。
聚焦大開放重要窗口,發揮“區位+窗口”優勢,謀劃引進綜保中心、海關查驗、跨境貿易等,做優做強“公水鐵”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積極對接鄭州航空港和國際陸港;圍繞中歐班列重要節點,加快推進臨港鐵路專用線,全力打通豫桂東盟物流大通道,高質量融入RCEP,建立海外冷鏈食品、大宗商品加工貿易集散地,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為高效解決項目建設難題,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梳理38項任務作為攻堅重點,形成領導干部牽頭推動、責任單位躬身入局的工作局面。實行掛圖作戰、臺賬推進、定期講評,取得周周緊盯、月月“過堂”、持續發力的良好效果。圍繞項目建設全過程,成立大項目統籌辦、大財政金融辦、大建設調度辦、大監管服務辦(簡稱“四大辦”),對涉及綜合性的、需要多個單位配合完成的工作任務進行調度。充分發揮整體作戰、協同作戰的優勢,與中原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先后解決總部核心區合作協議簽訂和附屬物征遷、園區道路建設、增量配電等項目問題8個。
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四大攻堅”行動開展以來,一大批制約瓶頸得到有效破解,集中收儲土地460畝,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推動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升級,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實現融資7.8億元;積極爭取政策性資金,到位專項債資金2.06億元,25個省、市重點項目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引進大河控股、豫能集團、湖南華通匯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加強項目深度合作;中國供銷冷鏈、中外運(圣農)二期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匯正醫藥冷鏈、順豐冷運等一批重大項目全力推進,年內有望投產。目前,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已擁有各類冷鏈企業68家、全國冷鏈百強企業5家、冷鏈車輛約4000輛,冷鏈物流產業生態正逐步完善。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樹立有解思維,持續深入開展‘四大攻堅’行動,時刻保持‘趕考’心態,倡樹作風建設‘六項意見’,弘揚‘四種精神’,加快推進一批重大支撐性項目,以全力沖刺的姿態,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黨工委書記鈕盾說。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