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連連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輝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近年來,我省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做大做強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壯大重點產業鏈群,做優傳統產業“基本盤”,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增長點”,全力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
一代材料,一代裝備;一代材料,一代創新。新材料領域的自主創新是其他領域開展創新實踐的重要前提之一。河南新材料龍頭企業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在氟、鋰、硅、硼等元素細分領域進行材料和能源體系研究及產業化,相繼攻克六氟磷酸鋰、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硅烷等生產技術。如今,全球每4塊鋰電池中就有1塊用的是多氟多生產的六氟磷酸鋰。
“要敢于發展、勇于發展,在發展中創造市場,在拼搏中開拓市場,在實踐中引領市場,通過高質量發展來解決難題。”多氟多公司總工程師閆春生說。
2024年,包括新材料產業在內的河南重點產業鏈群建設全面起勢,重點產業鏈群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對全省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2.4%。鄭南商許超硬材料集群、洛陽現代農機裝備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歷史性突破;鞏義市高精鋁制造集群等3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1個縣(市、區)入選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作為我國氮肥行業領軍企業之一,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以肥為基,肥化并舉”,瞄準農業新質生產力,全力推動高效肥料研發與精準農業服務模式的雙重突破,助力農業實現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型升級。
“今年我們將依托‘基礎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研發體系,不斷加大在新型肥料研發上的投入;以作物為中心推出定制配方肥料,并配套作物成長方案,真正實現‘一區一作一肥一技’,加快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心連心集團產品研究院院長劉銳杰說。
我省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發展,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去年以來,全省創新鏈和產業鏈高效耦合,超短超強激光平臺主體工程等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智慧島科創服務體系持續完善,促進創新型企業加速成長,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新興產業能級不斷提升,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預計連續4年超千億元。
高質量發展催生了新產品、新產業、新模式。宇通客車產品遠銷40余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新能源客車在歐洲等高端市場取得突破,去年新能源客車出口同比增長84.6%;鍋圈食匯通過“銷供產一體化”模式,整合600余家上游工廠,構建了覆蓋全國市場的華鼎冷鏈物流網絡,帶動建設澄明食品產業園,形成火鍋食材等百億級產業集群,越來越多的豫企邁向高質量發展,在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奮勇爭先。
代表委員觀點
“加快融入全球頭部電子材料行業供應鏈體系,為河南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更大力量。”
李志偉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去年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這對于光遠這樣的創新型企業來說,是極大的鼓舞。今年前2個月,光遠產值、利潤同比均增長50%以上,實現了“開門紅”。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我們多年來矢志創新的結果。2023年,光遠“5G用低介電超細電子級玻璃纖維生產技術”入選“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先進材料領域);2024年,光遠入選第四批全國建材行業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揭榜單位。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發展信心、勇于創新創造,心無旁騖做實業、聚精會神強主業,加快融入全球頭部電子材料行業供應鏈體系,為河南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更大力量。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歸欣/整理 董亮 蔡迅翔/圖)
“為河南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筑基,為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羊毅
全國政協委員、龍門實驗室院士工作室主任
河南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深度融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主要指標大幅提升,中原加速隆起創新高地。
龍門實驗室堅持新型研發機構定位,為河南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筑基,為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賦能。一是聚焦前沿,開展應用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瞄準新材料、成套農機裝備等細分領域,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制造業“卡脖子”技術。二是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速我省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培育制造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是開放協同,構建創新生態體系,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點/整理 圖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