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深常得蛟龍在,梧高自有鳳凰棲。”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創造力、驅動力。郾城優化營商環境成效幾何?近日,筆者帶著問題探訪郾城。
中科PBAT綠色新材料產業園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人們正在調試安裝設備,預計9月20日可降解塑料項目建成投產。從立項到開工,該項目跑出了建設加速度。
“這得益于各相關部門提供個性化、精準化、全流程服務。”中科PBAT綠色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負責人周奕清告訴筆者,郾城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成效顯著。
據悉,郾城區強化機制建設,印發了《2023年郾城區營商環境工作要點》等一系列文件,高規格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嚴格實行一級指標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同獎同罰的機制。落實項目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聚焦健康食品、新材料、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提供從謀劃、招引到開工、投產等全流程服務。對項目安全、節能、環保、水土保持等工作進行整體評估,提升項目質量,已儲備錄入國家、省、市重點項目30個。健全五張招商圖譜,一對一開展精準招商,加強與重大投資意向企業的溝通對接,壓縮審批環節、實施“一網通辦”,規劃許可、施工許可最快實現半天出證,多部門的項目審圖周期壓縮到7個工作日。深化“標準化+承諾制”,盤活低效閑置用地,建設標準化廠房18萬平方米,實現項目“拎包入住”。組織開展政銀企對接,助力項目投融資。聚焦中原食品實驗室的“最強大腦”,加強與任發政院士團隊等5個院士團隊的合作,強化創新成果轉化運用。
“優化營商環境,要時時為企業著想,處處為發展服務。”郾城區發改委主任陳弘亞說。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截至目前,郾城區共下放政務服務事項40項,開展“互聯網+監管”,覆蓋率達100%,行政許可類即辦件占比95.31%,各項指標均保持全市前列。實現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全程“零見面、零跑動、零干預、零費用”,為新開辦的企業免費提供刻制印章2291枚,并免費寄遞。
深入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不斷提升綜合監管效能。推進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效解決重復監管、多頭執法等突出問題。推行柔性監管執法,全面落實“首違免罰清單”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用有“溫度”的執法和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助力企業敢想敢干。持續健全信用風險分類監管、信用約束等機制,加強部門間信息歸集共享,進一步強化信用公示和信用聯合懲戒。目前,共歸集涉企信息5636條,其中行政許可4354條、行政處罰105條、抽查檢查1139條,有效解決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的問題,推動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通過設立“企業開辦專區”,整合注冊登記、稅務登記、社保登記、印章刻制、水電氣等企業開辦審批事項,推行“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窗出件、一日辦結”服務模式,優化企業開辦流程,減輕企業開辦成本。
優化營商環境永無休止符。下一步,郾城將繼續砥礪初心,把企業煩心的“找誰辦”“怎么辦”,變成有呼必應的“別著急”“我來辦”,切實提升企業幸福感、獲得感。張 星 張煜晗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