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鶴琦 王嘉明
近日,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召開2022年度“建功杯”競賽活動總結表彰暨2023年度工作會議,亮出清晰的發展規劃圖,為開創示范區開發建設新局面指明方向。
2023年,示范區正錨定“一港三區三基地”發展定位,開啟發展加速度。
聚焦招大引強,全力擴增量、增活力。完善“4+8+N”招商架構,珠三角、長三角、閩東南、京津冀四個駐外招商分隊,八個招商主體,以及全區各關聯部門,根據自身職能和優勢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用好鄉賢、現有項目客商、行業專家等資源,廣泛開展親情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行業招商等;發揮好基金招商作用,力爭全年引進企業總部20家以上。強化全產業鏈招商理念,按照“招引一個龍頭、落地一組企業、形成一個鏈條”思路,鎖定上下游企業,按圖索驥、精準出擊。持續開展“走出去、信息收集、促簽約、促開工、重大項目跟進、園區提升”六個專項行動。做好配合聯動,完善工作機制,營造“大招商、招大商、全員招商”濃厚氛圍。
聚焦項目建設,全力擴投資、強實力。做好項目日常統籌、調度和管理,對逾期項目及時預警、及時剔除,確保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解決。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調動好52名首席服務官,讓他們成為項目建設的“催化劑”和溝通橋梁,解決好項目建設中各類問題,推動項目建設“加速度”。全力破解土地制約瓶頸,破解融資難題,真正實現“地等項目”。
聚焦園區建設,全力育產業、上規模。按照“產、城、鏈、園、人、文”標準,以創建“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為抓手,全面提升專業園區承載力,加快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運行體系。臨港經濟園今年重點在多式聯運、功能口岸、保稅園區、商貿結算等方面積極探索,在臨港鐵路專用線、沙潁河航道升級、漯河港二期等工作上取得突破。冷鏈產業園重點發展冷鏈裝備、冷鏈貿易、冷鏈物流等產業,打造國內首批冷鏈標準化園區,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全力爭創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臨港科創園主要承接與臨港經濟產業相關聯的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打造一個臨港經濟、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創新企業的“飛地園區”,成為拉動示范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聚焦城市建設,全力強功能、樹形象。暢通城區交通,加快形成沙河兩岸路網,開工建設龍湖南支路、龍潭湖路、津河路等道路,啟動沙河路沙河大橋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完善城區功能,加快飲水工程、增量配電線網和變電站項目建設,滿足城區開發用水用電需求。啟動示范區臨港大健康產業園、實驗學校等建設的前期工作,推動中醫治未病中心投入使用,加快商業綜合體、酒店、金融機構服務點等項目引進,讓群眾生活更加便捷舒適。提升城區品質,沙澧河大二期沿線工程全面完工,完成千山路、金山路、龍江路、龍江路沙河大橋“三路一橋”景觀提升工程,新建一批街頭游園、城市書房、主題公園,著手策劃標志性建筑燈光秀,將許慎文化等本土元素融入城市景觀,實現綠道穿城、亮化美城、水系連城、人文育城,讓城市更具魅力、更有吸引力。
聚焦鄉村振興,全力培優勢、強基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培育鄉村特色產業,大力推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構建示范區“從田園到餐桌”的農產品全供應鏈體系。建設宜居美麗鄉村,把“五星”支部創建、傳統村落保護、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基層治理結合起來,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深化探索財政、村集體、村民共建共管的垃圾清運、污水處理機制,提高群眾生活品質。
聚焦民生改善,全力辦實事、增福祉。全力以赴辦好省定、市定民生實事,健全公共衛生體系,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書香漯河、文化下鄉等活動,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統籌安全發展,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