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出新境界 “合”出新活力
2月20日,《人民日報》4版刊發報道《河南做好農業“三頭三尾”大文章》,關注臨潁縣從種植優質強筋小麥,到加工成餃子粉、面條粉、饅頭專用粉,再到加工成鮮拌面、麻辣涼面、火雞面、熱干面等產品,形成了從“農頭”到“食尾”的全產業鏈條;
2月10日,《人民日報》6版刊發報道《治理荒地,培育花卉產業》,聚焦臨潁縣皇帝廟鄉潘牛村治理荒地,培育花卉產業,展現勃勃發展生機;
2月5日,《光明日報》9版刊發報道《兩河四岸笑盈盈》,點贊沙澧河風景區成了文旅火熱消費的經濟帶;
2月5日,《經濟日報》頭版刊發報道《河南漯河重點產業聚鏈成勢》,專題報道漯河市大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現代食品、新材料、先進制造三大產業集群“11+8”產業鏈聚鏈成勢的典型做法;
1月21日,《經濟日報》9版以《中原糧倉打造食品名城——來自河南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調查》為題,整版報道漯河;
1月14日,《科技日報》2版關注漯河休閑食品產業,以《休閑食品吃出濃濃年味兒——“年貨經濟新看點”系列報道之四》為題,報道漯河食品產業發展新氣象。
1月14日至2月20日,短短一個多月,由本報記者參與采寫的6篇稿子,先后登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央媒。
同時,今年1月以來,漯河日報社旗下新媒體平臺發布的爆款作品頻出:《早安漯河》系列短視頻、《中國海軍054B護衛艦首艦漯河艦交接入列》、《抓緊報名!接在滬漯河籍老鄉免費乘火車回家》、《“我水性好,讓我去!”》等百萬點擊量的作品屢屢出圈。漯河民警袁小雨跳水勇救群眾的新聞在漯河日報社新媒體平臺“漯報傳媒”抖音發布后,榮登抖音漯河榜第一名,在抖音、微博等平臺被《中國青年報》、四川觀察、重慶廣電等二十余家媒體轉發。
漯河日報社從先期報網融合,到如今全方位的媒體融合,始終沖在改革的第一線。如今,漯河日報社新媒體平臺粉絲數達150多萬,日均閱讀量超10萬人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的新聞報道,要靠好的作風文風來完成,靠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得來。技術在迭代,平臺不斷多樣化,始終不變的是漯河日報社對原創、優質、接地氣內容的執著。
本報記者找準賽道,發揮傳統紙媒長久積累的優勢,找準適合新媒體的傳播點,再花時間去現場,挖掘細節,一步步轉型為融媒體記者。大家寫得了新聞稿、出得了鏡、拍得了短視頻。同時,短視頻生產也為新聞稿件的生產提供了新的角度和線索,推動一批優質融媒作品誕生……在眾聲喧嘩中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今年市兩會期間,漯河日報社新媒體平臺先后刊發各類融媒報道作品170多篇(條),以鮮活的報道、精美的畫面、生動的視頻,立體傳播大會盛況,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協有關領導的肯定。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