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不以山海遠。從沙澧河畔到錢塘江畔,從中原腹地到改革前沿,進課堂、下鄉村、入企業、看平臺……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之際,近日,市委組織部組織全市40余名年輕干部,到浙江杭州進行領導能力提升專題研修。
一路調研,一路思索。學員們認真汲取黨的創新理論和先進理念的養分,體悟“與時俱進、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學習現代化城市治理的經驗,探尋村美民富和基層善治的密碼,感受之江大地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解放思想立潮頭
極目錢江萬象新,北高峰上天地闊。
杭州,因思想解放、觀念領先、視野開放,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形成了敢為人先、敢闖敢試、敢打敢拼的城市特質和精神風貌,許多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起源于蕭山區梅林村的“千萬工程”經驗,走向了全國,引領示范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誕生于余杭區小古城村的“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全過程基層民主實踐,已成全國基層善治的典范。
浙江干部群眾創造的“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持續發展,一個甲子過去,歷久彌新。
年輕干部赴杭“趕潮”,究竟學什么?要怎么學?
“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浙江樣板經驗,開拓思路視野格局,為全面推進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聚智、賦能、添彩。”在研修班開班儀式上,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的話語鏗鏘有力,為學員們明晰了學習目標,點出了學習思路。
在杭州期間,學員們帶著問題一路尋找答案。
在浙江大學,四位專家教授分別以《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水平》《公共危機管理與輿論引導》《管理者角色認知與領導能力提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題,為學員們傳經送寶,既有政治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深度,讓學員們接受了一次思想觀念洗禮。
“心靈上受到震撼,思想上有了感悟。”源匯區空冢郭鎮黨委書記蔡楓說,尤其是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以系統思維開展工作,以更高的黨建水平引領好基層治理,把“楓橋經驗”融入矛盾化解、信訪穩定等基層工作,以更務實的態度抓好基層工作。
“對我來說,這次學習真是一場及時雨。”郾城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馮小利說,不論是提升領導干部管理能力的理論教學,還是“楓橋經驗”的實踐精講,都讓她受益匪淺,看到了先進經驗,學到了真招實招。
“既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差距,又學到了方法、堅定了信心。”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孫華偉深有感觸地說,雖然城市發展水平有差距,但年輕干部的站位和眼界不能有落差,工作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敢于拉高標桿、奮勇爭先,在新時代漯河“二次創業”中挑重擔作貢獻。
科技創新浪潮涌
行走在杭城,處處能感受到改革奮進、創新潮涌的蓬勃生機。上至城市規劃,下至基層治理;大到企業工廠,小到生活出行,“創新”二字迸發出的澎湃動能,猶如源頭活水,滲透方方面面。
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各類城市運行數據實時跳動,路、橋、隧、軌道、管網等城市體征指標一目了然,各類數字化協同工作場景清晰展示。
學員們邊走邊看邊聽,邊學邊記邊思。“什么是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什么是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什么是社會治理‘一網共治’?”半個多小時的講解,讓眾人意猶未盡。
“杭州強化‘城市大腦’對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的賦能,讓城市管理、治理更智能更精準,大大提升了城市整體運行效率和城市品質。”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韓金輝說。
在海康威視集團,一套套智能物聯設備令人眼界大開,一個個數字化應用場景讓人驚嘆不已。這家名企新質生產力快速成長的背后是創新驅動、產業協同、人才賦能、服務保障等多重因素的疊加。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引擎。這家企業太厲害了!”市科技局副局長陶元一邊贊嘆,一邊記錄,“杭州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開辟出獨特的創新發展之路,非常值得學習。”
“杭州的創新氛圍濃,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多,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和智能物聯等特色產業活力滿滿、熱氣騰騰,催人奮進。”研修班學員紛紛表示,要立足各自的崗位,結合工作實際,關心創新、鼓勵創新、尊重創新,為漯河加快建設全國食品創新高地和全國食品創新人才高地貢獻力量。
務實重干風帆勁
課堂在杭州,考場在漯河。
學完之后,該怎么干?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研修班黨支部(班委會)組織開展了研討交流,學員們結合工作實際,暢談經歷感受、心得體會和工作思考。
“浙江基層村(社區)的生動實踐和村民(居民)的幸福生活深深打動了我,也感染和激勵著我將學習路上的所見所學所思所感帶到工作中去。”召陵區副區長、東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琦說,將繼續以“五星”支部創建引領幸福社區建設,結合此次調研學習成果,開展有益探索、有序運用、有效轉化,更好實現人民群眾所念所盼。
“學習了浙江的‘千萬工程’經驗,感覺他們走的路子非常正確、非常扎實,看到了未來鄉村建設的方向。”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柏宣楊說,將認真學習浙江經驗,立足自身實際,把先進經驗與市情農情結合起來,從一些示范村著手,以點帶面,通過典型帶動,為我市“千萬工程”建設趟出路子。
“年輕干部想問題、辦事情、干工作要多站在群眾角度,為群眾切身利益著想。”源匯區副區長張曉霞說,群眾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黨和政府。這是一種信任,切不可遇到難事瑣事就“推、拖、躲”,在群眾需要時見不著人影。要敢于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善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實干中錘煉提升領導能力。
“我們的年輕干部,剛步入新的領導崗位,對一切新鮮事物必定是抱著極大的熱情。希望大家務必求真務實,踏踏實實、按部就班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工作成效詮釋絕對忠誠、檢驗能力水平、體現為民情懷。”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大潮激蕩,奮楫爭先。研修班學員通過調研學習,開闊了眼界,更新了思想觀念,激發了闖勁干勁,也必將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的強大動力。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