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網絡暴力信息治理堅持源頭防范、防控結合、標本兼治、協同共治的原則,建立網絡暴力信息監督管理機制,鼓勵網絡相關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是人民群眾交往、交流的重要空間。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互聯網已經廣泛深入影響我國人民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網絡世界雖然是個虛擬世界,但也需要大家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我們要積極融入互聯網時代,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涵養網絡文明素養,守護清朗網絡空間。
網絡空間是現實社會的延伸和拓展,絕非法外之地,唯有法治護航,方能行穩致遠。目前,我國已經有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以及《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等相關司法解釋和司法文件,構成了多維度、多層次網絡暴力治理規范體系。此次,四部門聯合出臺《規定》,從信息內容治理環節抓住了網絡暴力治理關鍵,進一步完善了網絡暴力治理規范體系,織密了營造良好網絡生態的規則之網,凸顯了政府部門治理網暴的決心。
當然,加強網絡暴力治理,必須全社會共同努力。執法機關要加強普法、執法,從嚴整治,對網絡暴力信息堅持零容忍;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要扛牢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網絡暴力信息治理機制,讓引發網絡暴力的“蒼蠅”“蛾子”飛不進來;新聞媒體和教育部門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加強網絡暴力信息治理的公益宣傳,不斷提升廣大群眾抵制網絡暴力的自覺性、主動性。
拒絕網絡暴力,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每位公民要堅持從自身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爭當網絡文明的維護者、推動者、傳播者,自覺遵守國家互聯網法律、法規和政策,拒絕網絡暴力,杜絕“按鍵”傷人,共同打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網上精神家園。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