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在臨潁縣杜曲鎮調查點開展小麥實割實測活動。
記者看到,調查隊員手持測量工具,嚴格按照實割實測調查方案,對小麥進行現場收割、脫粒、稱重、記錄,確保每一個環節精確無誤。
杜曲鎮實割實測樣方地塊的上空,數架無人機在空中盤旋。它們配備有高分辨率攝像頭、多光譜傳感器等設備,能夠實現對農田更加全面和細致的監測。
“這次農業調查不僅有傳統模式,還有新科技助力。無人機搭載有河南調查總隊與河南農業大學聯合開發的小麥畝穗數精準監測系統,經過對所采集的麥穗圖像進行處理,實現對每畝穗數的快速識別和計數,監測精準度達到90%以上。”國家統計局漯河調查隊負責人趙鈺說。
停靠在地塊周圍的遙感調查車更是堪稱農業測產的“移動智慧大腦”。衛星遙感設備反饋回來的數字信號包括地表溫度、植被覆蓋度等,為夏糧播種面積監測提供了基礎數據。地里走、空中飛、云端看,這一系列技術手段的應用,為農業調查插上了“科技翅膀”。
通過實割實測,人工測算出樣本地塊的畝產為616公斤,而無人機及智能軟件測算出該地塊的畝產為612公斤。這兩組測產數據相互印證,為小麥產量測算提供了更加準確的數據支撐。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