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平
4月23日,市委書記秦保強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從“四篇文章”開題、建設“優勢再造、形神兼備”的現代化食品名城方面闡述了我們的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實踐,以一段段真實可感的文字、一個個閃閃發光的數字,生動展現了食品名城漯河強大的食品工業、獨具特色的食品文化、眾多知名的食品品牌和美食名城建設全面提速的風采神韻,干貨滿滿,精彩紛呈,振奮人心。
市委書記秦保強指出,我們堅持文化點亮城市、產業彰顯特色、創新引領未來,不斷夯實產業、創新、文化三大“基座”,加快現代化“三城”建設。其中,現代化食品名城的基本特征就是“優勢再造、形神兼備”。我們堅持食品工業、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建設“四篇文章”一起做,推動食品產業規模、結構、層次全面升級,讓食品名城更顯風采神韻、更具發展勝勢。
堅持食品工業、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建設“四篇文章”一起做,就是要通過食品工業鏈群發展,在縱向完善生態、橫向開放賦能、深度創新驅動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食品文化浸潤產業,在農食文旅融合中讓漯河味道、中華美食更加神采飛揚;構建食品品牌矩陣,在請進來、走出去中提升“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的美譽度;推動美食名城建設全面提速,在食品產業賦能城市發展中引領美食消費新時尚。“四篇文章”詮釋了現代化食品名城的架構,勾畫了筋骨、神韻,為我們塑造食品名城文化形象、彰顯食品產業特色、創新引領未來食品產業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我們持續領跑全省、全國食品產業發展乃至建設世界美食之都提供了思想引領、路徑支撐。“四篇文章”相輔相成、互融共生,需要我們系統推進、持續加力。
發展食品工業鏈群,就要牢牢抓住食品主導產業,對標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實“三個五百億”項目硬支撐,實施“六個打通”“六路并進”促進鏈園一體,突出營養健康、食藥同源、未來食品三大主攻方向,推動食品產業優勢再造。堅持食品文化浸潤產業,就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食品產業結合,讓漯河食品“有故事”“有傳承”“有價值”“有創新”, 融味蕾上的風味與文化上的韻味于一體。構建食品品牌矩陣,要在原有綠色食材品牌、食品安全品牌、食品標準品牌基礎上,重點擦亮“一會、一園、一館”三個品牌: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食品國際合作產業園、中國食品名城品牌館。推動美食名城建設全面提速,就要讓食品產業賦能城市發展,努力促進美食消費、繁榮城市經濟。這進一步要求我們算好美食一本賬,以升值促升級;打造美食一桌飯,以特色占市場;建設美食一座城,以消費強支撐。
二十多年前,我們立足本地資源特色,確立了食品產業的主導地位、定位了食品名城建設,開啟了漯河作為首個中國食品名城的奮進升級之路,結出累累碩果。如今,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高質量、奮勇爭第一,大手筆謀篇布局,拿出“繡花功夫”,持續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如火如荼。
與“食”俱進、干“食”創業已成為漯河的鮮明底色、實際行動,創新發展正成為現代化漯河的主旋律、最強音,現代化食品名城的美好畫卷正向我們徐徐展開。正值漯河“二次創業”之際,我們以優厚待遇、優良環境真誠邀約科技人才、專家院士和企業界人士加入漯河高質量發展隊伍,熱切期盼有識之士投入漯河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熱潮,熱情歡迎名校、名企資源來漯發展,攜手共創現代化食品名城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