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曉甫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需要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2023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倡樹“單項工作爭第一 整體工作創先進”鮮明導向,堅持守正創新、躬身入局,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可圈可點、成績喜人。
高擎思想旗幟
加強理論武裝
“要堅持學深悟透”“要堅持問題導向”“要堅持以點帶面”……去年11月17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主題教育第三次集體學習研討,市委書記秦保強對加快建設現代化創新之城提出具體要求。
過去的一年,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17次,研討交流10次;評出科級以上黨委(黨組)“第一議題”學習示范點18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示范班17個;市委常委會被確定為全省6個“第一議題”學習示范點之一。
——理論學習扎實有效。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市委帶頭制訂《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3年度學習計劃》,印發《2023年縣處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分專題集體學習的安排意見》,并持續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巡聽旁聽,實現對各縣區、各部門、各系統全覆蓋,有效推動各級黨委(黨組)不斷提高理論學習質效。
——理論宣講有聲有色。320余場集中宣講、6000余場次宣講培訓……市委宣講團、市級“百姓宣講團”、系統宣講團和企業、農村、社區、學校四支宣講小分隊的2200多名“萬人助萬企”首席助企服務官、1800多名基層干部、3100多名思政課教師,分層而宣、分眾而講,一場場接地氣的理論宣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清楚、講明白。600余篇《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專欄稿件讓理論宣講更加有色有味;16項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研究課題,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理論宣傳創新求效。13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講微視頻,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和漯河宣傳、漯河社科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廣為傳播,點擊量近7萬次。34條思政課教師“精講黨的二十大”優秀短視頻吸引了1萬余人在線觀看。“學習強國”漯河學習平臺推行跟班學習制度的做法被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推廣,“學習強國”漯河學習平臺榮獲全省2022年度推廣運用工作先進單位。
深耕新聞宣傳
賦能城市發展
城市形象宣傳片《今朝漯河》成為市委、市政府“雙招雙推”的亮麗名片。央視總臺《新聞聯播》報道我市河上街景區節日盛況,《河南日報》頭版刊發重磅報道《賈湖笛音越千年》,河南廣播電視臺推出《漯河:千架無人機表演 打造浪漫跨年夜》……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報道全面推送漯河文旅資源,迅速為城市引流漲粉,極大激發了文旅市場消費活力。
過去的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凝心聚力、創新突破,重點講好漯河故事,為漯河城市形象提升賦予了更多活力,漯河頻頻成為主要央媒關注焦點,城市熱點讓漯河成為熱點城市。
——漯河故事成為焦點。《人民日報》頭版報道《做實做細服務保障 服務企業助生產》,以“小切口”生動展現了大年初四“萬人助萬企”活動在臨潁縣依舊不停歇;《新華每日電訊》長篇通訊《中華文明的星火從這里點燃》,以歷史為脈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賈湖文化的博大精深……
去年,我市加強中央、省、市、縣四級媒體聯動,建立與人民日報社、新華社、央視總臺等重點央媒深度合作和日常協作機制,一大批精品力作不斷涌現,累計在省級以上媒體發稿2.4萬余篇(條)。主要央媒重點欄目正面報道情況排名,我市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央視總臺《新聞聯播》頭條、《人民日報》頭版分別報道漯河工作。2月份,央視總臺《新聞聯播》4次報道漯河;4月21日,央視總臺《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新聞聯播》分別推出我市報道;12月3日,央視總臺《新聞直播間》推出11分鐘專題節目《河南漯河 從“零的突破”到“聚鏈成群”·一線調研》,全網瀏覽量達1億+。
——主題宣傳豐富多彩。4月26日至28日,央媒記者深入漯河食品企業、中原食品實驗室、生產車間、文旅文創項目一線等處,感受漯河的發展魅力和“舌尖上的產業”煥發出的盎然生機;9月21日,《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大河報》等媒體記者先后到中原食品實驗室、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漯河市恒達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河南三劍客農業公司等地,探索我市建設創新之城的“密碼”……去年,我市先后開展“探訪中國食品名城——深入調研漯河行”央媒看漯河集中采訪、“打造新優勢 塑造新動能——創新之城看漯河”集中采訪、“沙澧風云 激蕩漯河——河南廣電探訪幸福之城漯河”集中采訪等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在省級以上重點媒體推出相關稿件1500余篇(條);先后組織舉辦了第二十屆食博會、生態環境保護、誠信“紅黑榜”等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辦食品領域專場招聘新聞發布會,邀請新華社、中新社等重點央媒記者參加,極大提升了影響力。
——重大活動更有影響。食博會期間,我市各類媒體刊播相關報道5500余篇(條),全媒體平臺累計瀏覽量達8900萬+,對外生動展現了“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第二屆賈湖文化國際研討會期間,新華社、央視總臺、中新社、《香港商報》等30余家媒體網站,刊發報道240余篇。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期間,臨潁縣主題教育情況被央視總臺《新聞聯播》報道,全省唯一。
強化文明引領
創建提質增效
3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先進典型數量穩居全國、全省第一方陣;評出“十星級文明戶”3800戶,好公婆、好媳婦等“鄉村光榮榜”人物1.3萬余人,其中21人榮登河南“鄉村光榮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成績位居全省第一;新一屆省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換屆評選工作高質量完成……
過去的一年,我市常態長效推進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持續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思想境界,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能。
——文明引領更強。“我是創文啄木鳥”生動體現了我市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服務宗旨,持續擦亮城市的幸福底色;“三問于民”以更有效的方式疏通堵點、消除痛點,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文明餐桌、文明上網、文明交通和城市清潔行動常態長效,讓城市更有溫度、更可感可及。
——道德實踐更多。作為全國首家“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示范城市”,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一體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和發展。“我們的節日·端午”、漯河市第十九屆“過端午佳節 誦中華經典 做有德之人”經典誦讀、道德模范頒獎典禮、“家風、家教、家訓”主題宣傳和“十佳市民”、“漯河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評選等活動進基層,實現了道德潤民、成風化人。
——志愿服務更實。139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高標準建成,實現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六有”建設三級全覆蓋。4.84萬個志愿服務項目,義診、清潔家園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8000余場次,讓40萬余人次受益。100名星級志愿者獲市級表彰,志愿服務項目在全省展示交流,并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
豐富文化文藝
滿足群眾需求
紀念賈湖遺址發掘40周年暨第二屆賈湖文化國際研討會隆重召開,賈湖遺址博物館正式落成掛牌。舉辦線上線下各類群眾文化活動近6000場次。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十里燈廊”、千機飛“只有漯河”、花燈游船、漢代游園等新的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持續為城市“圈粉”。春節期間,沙澧河風景區日均游客量達40萬人次,首次被文化和旅游部定為河南省13個重點關注的旅游景區……
過去的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向“新”而行,文化活動惠民生、潤民心,文旅文創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涌現,為城市發展提振精氣神。
——精品力作不斷涌現?!钝背谴蠼荨返冉浀鋭∧砍掷m在漯河市豫劇演藝中心上演。重新編排雜技劇《說文解字》,創新編排雜技節目《蹬鼓》《繩技》,復排雜技節目《三人技巧》《高拐》《草帽》《跳板》《芭蕾》《太空漫步》等,創作劇本《踏歌行》《大先生》。挖掘漯河戲曲文化資源,編撰出版《漯河戲曲志》。曲藝作品《飲水思源》、墜子小品《初心無悔》等4部作品入圍河南省第十五屆“群星獎”大賽決賽。
——文化活動更接地氣。“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舞臺藝術送基層”、全民藝術普及周、民間文藝大賽、圖書閱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基層群眾零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11月22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等主辦,我市承辦的第五屆豫劇藝術節漯河分會場活動,現場觀眾近800人,網絡觀看達264.38萬人次。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幸福漯河健康舞”案例入選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案例。完成225個農家書屋圖書配送工作,累計更新、補充圖書28125冊;開展的2300余場次基層閱讀活動,參與群眾近3萬人。
——鄉村文化更加繁榮。“大地歡歌 幸福漯河”全國“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為線上線下觀眾奉上了豐盛的文化大餐。建成文化合作社383個,發布作品3.9萬部,視頻點贊量143萬次。問十鄉陶橋村文化合作社、大劉鎮大陳村文化合作社、裴城鎮裴城村文化合作社等6家鄉村文化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性鄉村文化合作社。全市1253個行政村放映公益電影,為廣大村民奉上了文化大餐。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道路,奮進之椽書寫時代華章。2024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務,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堅持守正創新、實干爭先,奮力開創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