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兩會閉幕后,市水利局第一時間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市兩會精神,并組織全市水利系統深入學習研討,聚力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以水韻沙澧綜合提升工程為統領,以開展‘雙提雙爭’為載體,以‘11552’工作布局為抓手,為加速建設現代化漯河提供澎湃‘水動力’。”近日,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力偉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突出“項目為王”,狠抓工程建設。重點圍繞河南水網、鄭州都市圈、防災減災等,對項目進行再謀劃、再挖潛,推動項目儲備提速擴容。強化工程建設,完成引澧入潁工程、示范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臨潁縣清潩河治理工程、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等7個增發國債項目建設,確保2024年水韻沙澧綜合提升工程、“四水同治”分別完成投資12.57億元、38.84億元。強化項目融資,破解建設資金難題。組建重點項目推進工作組,強化項目督導,全力推動項目高效實施。
突出防洪安全,守牢發展底線。堅持“五預”當先,壓緊壓實各級責任,緊盯水利工程、險工險段、涉河在建工程三個關鍵環節,及早開展汛前檢查。健全聯合會商機制、水旱災害預警發布制度,模擬河道、滯洪區蓄泄洪水等演變趨勢,為開展科學精準調度提供支撐。立足流域防洪大局,科學精細調控洪水,最大限度發揮水利工程體系防災減災作用。
突出河湖管護,促進人水和諧。深入貫徹落實市第5號總河長令,力爭年內建成省部級幸福河湖2個、市級幸福河湖3個,探索開展全域美麗幸福河湖試點工作,努力打造具有漯河特色的河湖長制主題公園。持續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探索建立村級河長制工作室,暢通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深化“河長+檢察長”“河長+警長”機制應用,推動河湖重難點問題解決。
突出剛性約束,落實“四水四定”。強化水資源管理,建成2個水資源管理規范化示范縣區(省級、市級)。穩步推進地下水整治“三年行動”,嚴格落實督查、暗訪等機制,整頓和規范地下水管理秩序。加快水源置換工程建設,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新建節水型載體10家。強化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監管,完成2條省級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創建工作。
突出民生保障,夯實基礎支撐。開展縣域農村供水安全標準化建設,爭取中央、省級資金800萬元以上,維修老舊工程72處,預計受益群眾28.1萬人。穩步實施灌區與高標準農田水系連通,大力開展五虎廟灌區標準化創建。持續擴大供水規模,提升指標消納率,讓更多的農民群眾喝上南水北調水。加強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爭取移民資金1000萬元以上,創建省級美好移民村。
突出政治責任,嚴守安全底線。認真落實水利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完成大中型水閘和3級以上堤防標準化管理創建任務,牢牢守住水利安全底線。持續開展水利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強化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和分級管控,構建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進一步提升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能力。
趙力偉表示,下一步,市水利局將以“翻篇歸零”的心態、“務實競進”的姿態,“雷厲風行”的狀態,真抓實干、敢作善為,奮力推動漯河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筑牢水安全保障。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