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委黨校堅持把創建省級文明單位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建設過硬領導班子、培育高素質教職工隊伍、爭創一流業績、創造優美校園環境、營造文明向上精神風貌為目標,黨風校風教風學風持續好轉,實現了精神文明建設和黨校中心工作雙提升。
上下同心
吹響文明創建沖鋒號
堅持把創建工作作為一項全局性、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來抓,成立領導小組,制訂并印發創建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要求,廣泛動員教職工和學員參與,形成了校黨委統一部署,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科室各負其責,全校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營造出上下同心謀創建、群策群力齊創建的良好氛圍。
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文明創建和黨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在黨校的講臺上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教職工和學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深入開展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德”教育實踐活動,提升教職工思想道德素質。以爭當“文明員工”、爭創“文明科室”、爭做“黨校好人”為載體,深入開展爭先創優活動。
強基固本
積極建設學習型機關
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凝魂聚魄、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堅持黨校姓黨原則,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結合“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推進思想政治建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公民道德教育及實踐活動,與中國夢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融合。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做表率”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積極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機關。以建設學習型機關為抓手,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引導學員和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讀書活動抓緊抓好抓出實效,開展讀書感悟征集、好書推薦等富有特色的學習讀書活動,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綜合素質。
熱心公益
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
統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致力于志愿服務工作的改革創新。成立市委黨校黨員志愿服務隊,使之在疫情防控、生態文明建設、扶貧助困、社區幫扶、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以來,黨員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投身社區防控一線;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踐行“植綠、護綠、愛綠、興綠”生態文明理念;參加保護沙澧母親河活動,多次舉行以“倡導低碳生活”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參加撿拾垃圾、發放環保袋等活動;積極參加我市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志愿服務活動。
除此之外,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還積極參加城市清潔行動、文明交通勸導、愛心助學、義務獻血等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和諧傳遞正能量。
打造品牌
推動文明創建開花結果
主動打造主題鮮明的創建品牌,充分展現市委黨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力和親和力,推動文明創建在黨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打造“精準扶貧”品牌。開展培育新型農民、移風易俗、全民守禮等幫扶共建活動,共建文明和諧美麗鄉村。今年8月份,市委黨校工會女工委驅車到舞陽縣蓮花鎮吳李村開展“紅星耀未來”活動,為留守兒童送去各種文體用品以及廣大教職工熱心捐贈的120冊圖書及四箱玩具。
打造“理論宣講”品牌。成立黨的創新理論進基層宣講志愿服務隊,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把黨的理論、政策送到基層,受眾超萬余人次,受到基層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歡迎。
打造“傳統文化”品牌。圍繞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以及建黨節、國慶節等重大紀念日,組織開展相關慶祝紀念活動。根據不同節日的文化內涵,組織開展教職工和學員喜聞樂見的活動,打造富有黨校特色、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節日活動品牌。
打造“黨校好人”品牌。采取支部推薦、科室推薦、職工推薦和教職工投票評選的“三推一選”模式,廣泛推薦和評選身邊好人,厚植好人根基。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當好人、行善舉”已經成為校園風尚。
聚焦主業
用身邊榜樣激勵學員
近年來,市委黨校聚焦主業主課,重點抓主體班的教學管理,請中央、省級專家講課,請市級領導授課。設置黨性鍛煉課程,組織學員到大別山干部學院、愚公移山干部學院學習,幫助學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激勵作用,邀請陳曉磐、王培等優秀黨員為學員作報告,用身邊榜樣激勵學員,以模范事跡鼓舞學員。
宣傳宣講緊扣文明創建主題。市委黨校積極開發新專題、成立宣講團,開展“送課進社區”“送課下鄉”等活動。教師們結合深入基層的所見、所聞、所思,認真備課,圍繞文明創建主題,積極開展富有特色的宣傳宣講活動。
科研工作貫徹文明創建要求。認真組織開展省、市級課題的立項、結項工作,并結合全市決策部署,撰寫重點調研課題,組織教師撰寫相關理論文章。截至目前,共有5篇調研課題獲市領導批示。在舞陽縣蓮花鎮、源匯區老街社區設立市委黨校社會調研基地,為黨校與鄉鎮、社區溝通架起了橋梁,為理論聯系實際鋪平了道路,為充分發揮黨校的科研資政作用打下堅實基礎。侯棟明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