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人托起幸福晚年
“這個助浴服務真不錯。助浴車里設施齊全,保暖性很好。今天家里的兩位老人都體驗了,非常滿意。我們以后再也不用為老人洗澡的事情發愁了。”1月9日,在源匯區順河街街道東大街社區,市民楊女士高興地說。
記者在助浴車內看到,工作人員將車內溫度設定在27℃。隨后,工作人員將車上的升降板緩緩落下,攙扶著老人劉蘭香走進助浴車。助浴前,志愿者為老人測量了體溫、血壓、心率、血糖等,確保老人的身體狀況適合沐浴。
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解決社區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家洗澡“搬不動、洗不來”的問題,緩解家庭的照護壓力,最大限度確保老人的身體舒適以及晚年尊嚴,市民政局啟動專業助浴服務項目,依托民政系統國有投資公司——漯河市康養投生活服務公司通過先進的助浴設備和專業的洗浴技術,為本市老人提供助浴服務,為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安全舒適的洗浴、泡澡、修剪指甲、理發等服務,讓老人清清爽爽、安度晚年。
“前期,我們通過助浴車上街宣傳、發放助浴券、在人流量密集點發放宣傳頁,以及與社區聯合開展公益活動等方式,讓更多居民了解助浴服務,讓所有具備免費助浴條件的老人可以享受民政公益服務。”該工作人員說,該項目2024年實施以來,已為5000多位老人提供了免費助浴服務,為2000多位老人提供了上門評估、免費身體監測等服務。
為加快構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滿足農村老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我市已有30家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讓群眾在更多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實惠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月10日中午,在郾城區裴城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護理人員正忙著把熱騰騰的饅頭、紅薯和香氣撲鼻的燉菜挨個房間給老人送去。老人們端著熱乎乎的午餐,直夸這里服務好。
“這里的飯菜每天不重樣,符合老年人的口味。天冷或者不方便出門的時候,工作人員直接把飯菜送到房間。我在這里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老人楊志廷說。
據了解,裴城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占地約33畝,總建筑面積8230平方米,規劃床位254張,入住118人,被評為漯河市“三星級養老機構”。
裴城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秉持國企養老“政治屬性、企業使命”的服務理念,積極推進養老服務的轉型升級。一方面,推行河南康養集團的國企養老管理模式,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精準服務匹配;另一方面,拓展服務邊界,創新服務模式和多元化經營方式,為周邊長者提供為老服務。
“在運營過程中,我們轉變了傳統的養老經營理念,在服務好特困集中供養對象的基礎上,為社會上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為老服務。同時,實施居家上門服務、老年助餐服務、老年大學等多種養老服務項目。”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多元化經營方式,各養老服務中心不再單一依靠政府補助運營,減輕了民政負擔,實現了敬老院轉型的規范化管理和可持續性發展。
據了解,僅2024年,我市推動完成19家鄉鎮敬老院轉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期間轉型任務,2023—2024年轉型任務完成率居全省第一。
“我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協調省民政廳及時下達每家鄉鎮敬老院50萬元轉型專項資金,指導各縣區盡快落地落實。對率先完成轉型任務的鄉鎮敬老院獎勵20萬元市級獎補資金,以點帶面,調動各鄉鎮敬老院轉型的積極性。”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方高峰告訴記者,市民政局堅持公辦屬性,通過新建、改(擴)建,整合現有資源,通過公建公營、公建民營、公建國營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其中,舞陽縣委托兩家社會專業機構對全縣14家鄉鎮敬老院進行社會化連鎖運營,目前已經全部實現轉型。轉型后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滿足本區域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以高齡、失能、獨居老人為重點,面向全社會開放收住,向周邊老人提供社會化養老服務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