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舞陽縣率先在全市實施“一縣一特色”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放大“舞優養”品牌效應,取得突出成效。
創新探索服務新模式。舞陽縣委、縣政府謀劃各類養老服務項目,總投資達3.45億元,建設養老服務設施427個。在敬老院公益性質和養老用途不改變、服務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通過調研考察、公開遴選等程序,引入漯河市康壽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舞陽縣永康康養中心兩家專業養老機構,對全縣14個鄉鎮敬老院全部實行公建民營,在優先保障失能、半失能、失智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和履行政府兜底保障職責的前提下,向全縣失能、失智和高齡老年人開放。目前,已入住老人826名,實現60歲以上老人普惠養老。
引入醫養結合新模式。針對“醫”與“養”資源沒有實現統一協調的現狀,舞陽縣積極爭取上級資金456萬元,整合醫療資源,在縣中心醫院高標準建設縣級特困養老中心,配備了醫療團隊,為入住老人提供診治、康復護理、日常照護、心理慰藉等專業醫療服務,填補了全縣沒有專業醫養機構的空白。
形成區域養老服務轉型新模式。為整合現有養老資源,進一步提高養老服務水平,該縣將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打造星級養老服務機構,面向社會開放,實行專業化運營。目前,全縣14個鄉鎮的18所敬老院全部完成轉型。
硬件及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專業化運營機構接手后,根據實際情況對敬老院進行基礎設施改造,累計投入600余萬元。統一規范制度,優化敬老院運營機制,對工作人員強化管理,提升制度執行力。分批組織養老機構人員外出跟班學習養老服務經驗,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員資格培訓,提升專業服務技能,著力打造具有舞陽特色的縣級公建民營養老服務標桿。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