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李慧瑩)“漯河知識產權工作有特色、有亮點,值得借鑒和學習。”在4月10日召開的全省知識產權工作會議上,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劉懷章重點肯定我市知識產權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等工作,要求各地認真學習我市主動鉆研、善于創新的先進經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三級高級主辦劉保才代表我市在會上作典型發言。
2023年,市知識產權局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為抓手,堅持“四個導向”,實現“四項突破”,知識產權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服務導向,實現強企培育新突破。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實現新突破。2023年,我市新增4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家省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5家企業通過市級知識產權強企備案審核。幫助我市企業爭取上級專項補貼資金97萬元,成功發放市級獎補資金60萬元。實現四個“全省率先”:全省率先設立“市長專利獎”,每個金獎專利市財政獎勵50萬元,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率先在全省建立知識產權融資質物處置機制;率先印發知識產權市場化定價和交易工作指引;率先開展專利年費繳納提醒工作。2023年前三季度,成功幫助10家企業辦理專利質押融資貸款9310萬元。
堅持創新導向,實現分級分類監管新突破。創新分級分類監管工作全國領先:2023年1月,我市知識產權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典型案例榮獲全國第四屆“新華信用杯”獎;4月,我市以全國地級市排名第一的成績被評為全國試點優秀單位,信用承諾案例入選全國信用監管20大典型案例;6月,省知識產權局發文全省推廣我市知識產權信用監管工作。創新開展知識產權國際標準實施試點工作,首批推薦雙匯集團參與試點,實施ISO56005國際標準,以知識產權工作高水平推動實現創新價值最大化。創新開展知識產權政策體系建設,相繼出臺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等十余個重要文件。據了解,2023年,全市專利授權量達2103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55件;全市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43169件,較上年增長8.9%,萬人擁有注冊商標量達182件,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建成商標品牌指導站11家,三大商標品牌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千企百城”企業商標品牌名單。
堅持保護導向,實現與兩級法院合作新突破。主辦的多個案件獲評全國、全省典型案例,主辦的“按摩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發文確定為全國十大典型案例;主辦的“青蛙玩具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被省雙打辦評為全省20大典型案例;上報的查處侵犯旺旺注冊商標專用權案,入圍全國商標行政執法20大典型案例,獲評全省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十大典型案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快速推進,與市中級人民法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陵區人民法院在漯河(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設立巡回審判點,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處、司法審判“三位一體”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平臺。
堅持運用導向,實現快維快審新突破。漯河(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通過驗收并于2023年12月正式運行。該中心預審平臺開通后,專利授權周期縮短97%,企業最快2天即可拿到專利授權通知書。建成專利研發導航服務站,目前已為我市兩家企業成功進行專利研發微導航,并生成專利導航報告,為企業新產品研發指明方向。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