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下水管理工作,多措并舉,綜合施策,通過協同“管水”、高壓“治水”、強化“節水”、科學“引水”、有序“換水”,堅決遏制地下水下降趨勢,推動地下水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2023年10月至12月,我市淺層地下水水位與2022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2.65米、2.88米、2.91米。2023年12月,我市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居河南省第一位。
協同“管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水資源工作,帶隊對地下水管理進行實地調研和專題研究。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深化地下水整治專項行動專班,堅持周調度、月總結,召開推進會19次。紀檢、督查、公安、水利等部門密切合作,協同發力,對重大問題跟蹤督辦,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出臺《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漯河市地下水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等,建立地下水“雙控”、水位通報約談等制度,強化剛性約束,推動監管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創新管理模式,探索地下水“網格化+行業”監管模式,打造地下水網格化管理試點,提升水利精細化、規范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高壓“治水”。扎實開展地下水“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和地下水整治“回頭看”活動,建立有獎舉報、典型案件曝光等機制。發動多方力量,對企業、小區、賓館酒店、洗浴場所、畜禽養殖、在建工程項目等用水情況開展拉網式排查,共排查3萬余戶。對13個行業開展深化整治和“回頭看”,共排查單位企業3675家。水利、環保、城管、稅務、畜牧等部門協同聯動,重拳打擊違法取用地下水行為,立案48起,處罰、追繳稅款203萬元,對違規取用水行為形成有效震懾。
強化“節水”。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高質量完成全市重點灌區節水續建配套改造,年用地下水超過5萬噸的企業全部實現在線實時監控。全力推進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節水型載體創建,4個縣區被水利部命名為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創成省級節水型載體62個,命名市級節水型載體167個,創建省級水效領跑者企業2家、節水型高校2家。加強水資源管理宣傳,在市級以上媒體刊發宣傳文章16篇、發布視頻34個,向群眾發放宣傳頁8萬多份。創成國家級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水資源管理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科學“引水”。以“水韻沙澧”綜合提升工程為統領,科學引調地表水資源,協同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農村飲用水地表化、城鄉供水一體化。謀劃實施引澧入潁工程,從澧河引水4762萬立方米,解決城鄉供水一體化與城市備用水源問題。從沙河引水3416萬立方米,實施生態補水。實施引沙入舞工程,引入沙河水3000萬立方米,補充舞陽縣城區生產用水,減少地下水開采。
有序“換水”。組織具備轉換自來水條件的工業企業、小區和城中村推進水源置換。恒瑞熱電生活用水轉換已完成,生產用水已制訂轉換方案;舞陽縣工業園區日用中水約1萬立方米,園區工業水廠供水水源轉換為地表水。爭取資金3570萬元,加快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在舞陽縣、郾城區實施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全面推進城市和農村地下水置換。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