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再喝上故鄉的水,我很高興。”對于召陵區萬金鎮余營村的68歲村民余建華來說,1月31日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天。當天,來自故鄉的丹江水流進了他的家。
2010年8月12日,余營村村民為服務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從南陽市淅川縣滔河鄉搬遷至召陵區萬金鎮,在沙澧大地扎根。今年1月31日,通過南水北調工程,丹江水流入余營村。時隔13年,遷移的村民再次喝上了故鄉水。
通水當天,很多余營村村民一大早就起來了,和施工人員一起接水管,將主管道內的丹江水引入室內,忙得不亦樂乎。“這根白色的管子里就是丹江水。只要打開閥門,家里的水龍頭就出水了。”向記者介紹情況時,余建華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從早上6點多到下午5點多,余營村146戶村民逐戶通了丹江水。“這水喝著真甜,和我記憶中的一樣甜。”采訪中,很多村民感慨道。
水是記憶中的水,村民的生活卻發生了變化。余營村移民搬遷時,余新冬31歲。當年,他和妻子相識并結婚。他的妻子是召陵區青年鎮磚橋村人。十幾年來,夫妻倆互相扶持,恩愛有加。
記者在余營村看到,房屋成排、道路縱橫,整體布局明朗大氣,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幸福院、農家書屋等設施齊全;每戶都是四室一廳,外加一個小院。據該村黨支部書記余耀敏介紹,目前,村里建有蔬菜大棚、蓮藕基地等,集體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村里基礎設施完善,村風文明淳樸,余營村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大步前進。
看著水龍頭里流出的丹江水,余耀敏笑容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