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助萬企”活動開展以來,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全市工作大局的理念,以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舉措、提升服務效能為主線,致力做到“企業有呼,我有所應;企業有難,我有所解”,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突出問題,努力為全市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躬身入局 狠抓落實
成立領導小組,制訂工作方案,組建工作專班,嚴格落實市直單位“一把手”分包任務工作機制,組織9名首席服務官深入企業開展精準幫扶,安排34名政務服務專家集中“把脈會診”,協調解決企業在辦理審批手續時遇到的問題,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推動“萬人助萬企”活動見成效、獲佳績。截至目前,9名首席服務官對接企業17家,服務60余次;政務服務專家團幫助企業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3000余項。
便企服務 優質高效
“四減一優”提效率。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落實“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進一步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優流程。梳理出市級“一件事”事項33件、市直部門“一證通辦”事項106項,實現了45個市級政務服務部門2163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市實體政務大廳,做到“應進必進”,進一步提高了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效率和透明度,用創新指數換取了企業、群眾的獲得指數、幸福指數。
企業開辦進入“1時代”。積極推進企業開辦制度改革,設置專門的企業開辦服務窗口,搭建全省首個市級企業開辦一網通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開辦“線下一窗、線上一網”通辦、一天辦結;創新服務舉措,為新開辦企業免費提供刻章、銀行開戶、領取稅控盤、復印、郵寄服務,實現企業開辦全程零收費,在全省率先進入企業開辦“1時代”(一表填報、一網提交、一窗通辦、一次不跑、一分不掏、一天辦好)。
線上線下少跑動。與河南省統一受理平臺對接,開啟“異地收件、屬地辦理”新模式,806個事項實現“全豫通辦”;依托政務服務自助一體機,與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約30個市、縣(區)實現公積金、社保等30余項事項跨省通辦;推進“豫事辦”漯河分廳建設,優化辦事流程,對接移動端應用事項149項,實現政務大廳在線預約、社保繳費等服務“掌上辦”;打造家門口的政務服務中心,在三個區行政服務中心以及郾城區龍塔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源匯區馬路街黨群服務中心、召陵區天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幫辦、代辦、導辦服務專窗,10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就近辦”;在社區多點布設首批20臺政務服務自助一體機自助終端,實現民政、稅務、社保、不動產等事項“自助辦”。
惠企政策 一鍵直達
“服務之窗”送政策。在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和商超、物流企業安裝首批200臺企業“服務之窗”宣傳終端,及時、準確地將各類涉企政策推送給企業。向移動端延伸企業“服務之窗”,在“漯易辦”APP上線《親清熱線》欄目,使企業可在線咨詢有關政策、提交有關訴求。
惠企政策找企業。搭建全省首個政策計算器云服務平臺,通過漯河政務服務網、“漯易辦”APP政策庫、政策計算器、政策推送、企業訴求、項目申報、政策分析、企業辦事庫等功能,為企業提供政策查詢、政策匹配、訴求申報、項目申報等“一站式”精準服務,實現惠企政策一鍵直達。目前,平臺共錄入政策1092條、項目79個、政策標簽213個,涉及稅務、人社等14個市直部門。
助企舉措 真金白銀
公共資源降成本。通過優化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創新推出“不見面”開標、電子合同在線簽署、遠程異地評標、電子保函、無抵押擔保“中標貸”等舉措,解決了企業交易成本高、主體負擔重、中標后資金短缺、融資難等問題。其中,電子保函每年可為企業釋放資金壓力約22.86億元。2021年,共開展“中標貸”業務26筆,累計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周轉資金8445萬元。
數據破解融資難。整合政務數據、金融機構信息、金融產品信息、融資支持政策等,搭建并上線漯河市金融服務大數據平臺,幫助金融機構對企業進行大數據交叉驗證,準確評估、精準畫像,為企業“增信”,解決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和“不敢貸”問題,提高金融機構融資服務效率。2021年以來,我市金融服務大數據平臺(省金融共享平臺漯河分廳)累計注冊企業1797家、授信企業1147家,幫助中小微企業完成融資46.5億元。
助企服務無止境。下一步,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將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發展全局的大事,勇于履職盡責,深化改革創新,努力營造審批少、流程優、效率高、服務好、企業獲得感強的一流政務營商環境,為全市“萬人助萬企”活動高質量開展做出更大貢獻。潘 陽 徐 亮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