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的轉冷,很多市民喜歡長期待在有暖氣的室內,如果不經常通風的話,就會出現出胸悶、頭暈、口干舌燥、皮膚瘙癢等癥狀,專家表示這是典型的暖氣病。
這幾天,我市的一些醫院呼吸道、心腦血管以及皮膚病門診量逐漸增多,其中不少患者是在供暖后身體出現了明顯不適。
醫生:供暖后,屋內和屋外的溫差比較大,導致呼吸道疾病病人增多,特別是老年人,有肺氣腫病史的病情就會明顯加重,另外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病人,要特別注意。
冬季保暖期,人們為了保暖習慣門窗長期緊閉不通風,這會導致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內熱外寒,對此醫生建議每天早晚開窗十五分鐘左右,室溫保持在20到22攝氏度之間,而且一定要干濕平衡。
醫生:正確的做法是在空氣質量好的時候,早上開窗半小時到一小時,有利于室內室外的空氣交換,把有害物質交流出去,增加室內新鮮的氧氣含量。
由于兒童和老年人是暖氣病得高發人群,對次醫生提醒,在進出家門時要讓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如果不小心出現了暖氣病得癥狀,也不要過分擔心。
醫生:在進入家門時,要讓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進屋后不要立即脫衣服,出現身體不適要及時就醫。 (楚娟 振寧)
責任編輯:黃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