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中學學生進行籃球訓練。記者 張玲玲 攝
記者 于文博 張玲玲
3月7日上午,漯河小學校園里歡聲笑語不斷,學生們自由組合,進行著多種體育運動。在操場一角,幾個女生正在跳皮筋。不遠處,一群學生圍成大圈玩丟沙包的游戲,臉上洋溢著笑容。記者看到還有學生在跳大繩、跳格子、花式跳繩等。“這些傳統游戲,不僅吸引學生走出教室去運動,還能確保他們的運動量。”該校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副主任黃帥告訴記者,除了傳統游戲,學生可以參加的運動項目還有很多,包括籃球、足球、田徑、乒乓球、空手道等。
日前,河南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展兩小時綜合體育活動的通知》。市教育局印發了相關文件,指導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格落實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兩個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延長課間時長至15分鐘等政策,讓學生有足夠的身心放松與體育活動時間。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我市多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地了解各校在落實“每天兩小時綜合體育活動”方面的具體舉措和實際效果。
“每天一節體育課,上午、下午各有一個30分鐘的大課間,小課間時長增加至15分鐘,這樣的安排很受學生歡迎?,F在只要下課時間一到,學生們立刻就跑出教室。延時課上,運動類課程更是節節‘爆滿’。”漯河小學校長李蘊華介紹。
五年級學生王擇睿喜歡的運動項目有籃球和羽毛球。他表示,自己每天的運動時間加起來約有三小時,體力和注意力都得到了提升。六年級學生徐玏暄感受到,通過體育活動,她與同學的友誼更加深厚,師生關系也更加親密。
據了解,為保證學生安全,漯河小學安排了安全監督員、行政值班人員等,并準備了急救包,全面保障學生安全。
在郾城小學,體育課已成為學生最期待的課程之一。每天不少于兩小時的綜合體育活動,讓學生們在運動中釋放了壓力,身體和心理得到了放松。
“體育課加上大課間,還有15分鐘的小課間,一天下來,運動時長肯定超過兩小時了。”“我們感覺非常開心,運動完飯量也增加了。”采訪中,學生紛紛向記者表達對體育課的喜愛。
為了進一步提升體育課的質量,郾城小學創新采用了走班制教學模式。每6個班為一組,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籃球、足球、田徑、空手道等課程。多樣化的課程選擇,激發了學生對運動的熱情。此外,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郾城小學鼓勵有體育專業背景的教師教授體育課,進一步優化了教學資源,保障學生的身體素質全面發展。
除了體育課,郾城小學的課間活動也豐富多彩。踢毽子、扔沙包等傳統游戲讓孩子們在校園里盡情釋放天性,享受運動的樂趣。體育課和課間活動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運動中收獲健康與快樂。“我們應該讓孩子在校園里盡情釋放天性,讓他們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郾城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陶燦功說。
3月6日9點40分,下課鈴聲響起,郾城中學的學生迅速涌向操場。學生們排好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節奏地跑步、拉伸放松,分組參與立定跳遠、跳繩、籃球等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每一組學生都有體育教師指導,確保他們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操場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校領導、年級主任、班主任和體育教師也積極參與其中,為學生加油助威。該校體育教師袁方介紹,學校每天安排兩次大課間,運動項目有長跑、短跑、力量訓練、跳繩、籃球、足球等,確保學生每天的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兩小時。
郾城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曉濤表示,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設體育課程,并將體育成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定期進行體育測試,以制訂更科學的體育活動計劃。此外,學校每周三下午設有固定社團時間,學生可根據興趣選擇籃球、足球、羽毛球等社團,積極參與各類體育比賽和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各校在落實“每天兩小時綜合體育活動”方面采取了多樣化的舉措,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校園內充滿了活力,學生在運動中收獲了健康、快樂和友誼。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