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黨建引領 爭創“五星”促振興
(記者 張曉甫)近日,記者走進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黑龍潭鎮老應村看到,一條條道路干凈平坦、一座座農家庭院錯落有致……一名村民對記者說:“這兩年,村莊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家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咱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2024年以來,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抓組織聚合力,落實落細創建工作。把“五星”支部創建作為“一號工程”,區黨工委書記主動謀劃、靠前指導,主持召開補短板、強弱項觀摩推進會2次,解決各類創建問題15個;縣級領導分別聯系鎮、村,下沉一線,實地解決創建難題;“一辦五專班”強化資源整合,定期開展業務指導,匯聚創建合力。建立“一盤棋”謀劃、“一辦五專班”推動、“一聯三幫”解難、一系列活動促創、一攬子獎補保障的“五個一”推進機制,推行創建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的“四化”工作法,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抓基礎增動力,建強村干部隊伍。聚焦高質量黨建引領,堅持“強頭雁、育雛雁、引歸雁”,建強基層人才隊伍,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扎實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舉辦“五星”支部創建專題培訓班,對黨組織書記開展輪訓,組織他們到鄉村振興樣板村考察學習。培育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56人,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達92.8%;圍繞村級事務,采取“傳幫帶”、“壓擔子”歷練等方式,提升其業務能力和實踐本領。采取“搭平臺、優服務、精準用”措施,吸納引導600余名鄉土人才在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形成“頭雁領航、雛雁豐翼、歸雁還巢”的生動局面。去年3月,省委組織部部長王剛蒞漯調研,對該區發揮鄉土人才作用助力鄉村振興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抓載體激活力,提升創建質效。堅持“一星一方案、一星一抓手”,實施中央財政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6個,總投資達1285萬元。全區流轉土地1.93萬余畝,建設各類農業產業園區15個,14個村“一村一品”工作成效明顯,培育出西街村火龍果、坡楊村大櫻桃、胡橋村小吊瓜等特色產品,漯甜農業園區成為省級示范園,老應村富硒小米成為省級地理標志農產品。深化治理“六亂”、開展“六清”行動,清除衛生死角850處,清運垃圾700噸,整治坑塘23個。落實“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支部會商”工作機制,做細做實網格化管理。開展黨的創新理論進基層宣講12次,大力選樹星級文明戶典型,公開表彰“好媳婦”“好婆婆”100余人,開展“迎春送祝福 文化進萬家”義寫春聯志愿服務活動5次,舉辦的“龍騰沙澧·福佑漯河”2024許慎文化園龍年新春嘉年華系列祈福活動、文化廟會累計吸引游客二十余萬人次。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