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打好“五張牌” 文明花開結碩果
今年以來,市民政局堅持把文明單位創建作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生動實踐,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用擔當詮釋為民初心,用實干踐行愛民使命,譜寫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打好“統籌牌”,為文明創建凝聚合力。局黨組堅持“第一議題”制度,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的工作導向,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堅持把文明創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對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進行部署。印發實施方案,圍繞重點任務列出臺賬,明確辦理時限和具體措施。定期研究解決文明單位創建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切實推動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打好“宣傳牌”,為文明創建營造氛圍。做好局官網、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持續加大各級媒體宣傳力度,組建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和網評員隊伍,充分發揮報、網、端、微、屏等平臺優勢,共在國家級媒體發表稿件67篇、省級媒體發表稿件234篇、市級媒體發表稿件242篇,局官網推送信息548條,“漯河民政”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591條,“漯河民政”視頻號推送77期。
打好“載體牌”,為文明創建蓄能賦力。持續開展“四比”(比學習、比敬業、比創新、比實績)活動。舉辦“悅讀閱快樂”讀書沙龍、法治大課堂、誠信講壇,讓教育培訓入腦入心。繼續舉辦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大講堂,通過邀請專家和典型人物宣講、身邊人講身邊事等形式,真正讓聽講人員有所學、有所得。以“陽光民政”建設為切入點,扎實開展誠信建設。打造文明單位創建文化長廊,在單位醒目位置設置公益廣告固定宣傳欄,營造濃厚創建氛圍。
打好“活動牌”,為文明創建添彩增色。發揮178名民政社工獨特優勢,打造“社工+志愿服務”特色項目。走鄉村,為空巢老人送去溫暖;進學校,向留守兒童播撒愛心;下社區,積極開展清潔家園活動;走上街頭,踴躍參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結對幫扶工作扎實推進。當好市慈善總會結對幫創“領路人”,助推市慈善總會文明創建提檔升級;當好經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結對“知心人”,組織開展民政社工“敲門行動”,積極開展“四送一助力”結對幫創活動。創建活動豐富多彩。積極踐行“孝慈仁善”民政文化理念,舉辦第二屆銀齡文化節、圓夢“微心愿”等活動,開展為黨員過政治生日等活動。踴躍參與文明城市建設,在流浪乞討救助、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等方面貢獻應有之力。
打好“融合牌”,為文明創建助力提質。堅持把文明創建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解決老年人“一餐熱飯”問題,完成170個助餐點建設,采取“政府引導+愛心企業+社區食堂”模式,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并按年齡段對老年人就餐實行補助。聚焦老年人洗澡難題,通過政府全額補貼的方式,為經濟困難家庭6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等提供助浴服務。將全市10萬余名困難群眾納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范圍,自7月起,將城鄉低保標準由現行的城市630元/人/月、農村440元/人/月分別提高到675元/人/月、490元/人/月。持續加大婚俗改革宣傳力度,扎實推進治理高價彩禮、反對大操大辦行動,連年舉辦集體婚禮。深化殯葬領域改革,推行節地生態安葬,開展“厚養薄葬 文明殯葬”等宣傳。開展“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活動,累計走訪困難群眾12316戶,解決實際問題326個。開展2024年“鄉村振興 豫善同行”暨“慈善一日捐”和“99公益日”活動,募集善款916萬元。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