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姚 肖 通訊員 郭思涵)“每天有不同種類的熱飯菜,吃飯的地方還有空調,還有人嘮嗑。老年食堂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8月13日,記者走進召陵鎮大徐村幸福院,看到院落干凈整齊、功能布局合理,老人們在餐廳里吃著可口的飯菜,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一餐飯”看似小事情,但對于農村不少空巢、孤寡、高齡等老年人來說,卻是壓在心頭的“急難愁盼”事。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年初以來,召陵鎮積極探索“黨建+養老服務”新模式,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契機,依托村內幸福院,試點開展養老助餐服務,讓老年人吃出幸福的味道。
為確保服務到位,讓老年人吃上飯、吃好飯,召陵鎮結合實際出臺養老助餐服務規范,指導試點村優先為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務,并積極同上級有關部門對接,按照“上級補一點、集體出一點、鄉賢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思路,妥善解決幸福院營收困難、服務面窄等問題,讓老人吃飯有了更多選擇。
大徐村就是試點村之一。該村黨支部第一時間召開黨員代表大會討論助餐議題,組織村民代表、黨員骨干舉辦座談會,動員包片網格員一起走訪調研,根據老年人飲食特點、營養需求和慢性病限制等制作菜單。與此同時,白莊村、柿園王村也因地制宜在運營模式、收費標準上進行了探索,最終采取不同群體階梯式收費標準,實現了村內80歲以上老人及60歲以上的低保戶、特困戶、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免費就餐。
在滿足老年人用餐需求的基礎上,召陵鎮還不斷延伸幸福院功能,融入志愿服務和休閑娛樂,不僅配套建設了活動室、休閑廳,還開辟了共享愛心菜園,供老年人適當勞動。同時,設置了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專門負責幸福院日常管理工作,并聯合村衛生室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監測、衛生科普等服務。黨員活動日、重要節日活動和文娛活動有時也會在幸福院開展,促使老年人主動融入村集體活動,積極參與村級事務,打造了極具鄉土親情特色的農村養老服務模式。
“下一步,我們將把農村幸福院建設作為惠民實事來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繼續整合各界資源,持續加強老齡工作,不僅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餐盤,滿足農村空巢、留守、困難老人就餐需求,還要不斷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持續打造老年幸福港灣,進一步擦亮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底色。”召陵鎮鎮長李玉良表示。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