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畝煙田,碧葉滴翠。
“今年,我們村種的煙葉長勢非常好,后期管理好的話,肯定能賣個好價錢!這些煙葉預計能給村里帶來25萬元左右的收入。”7月20日,在臨潁縣巨陵鎮孟莊村的千畝煙田里察看煙葉長勢的該村黨支部書記孟洪凱高興地說。
近年來,臨潁縣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圍繞全面服務鄉村振興大局,整合各方資源,凝聚攻堅合力,深入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把破舊小村變為美麗村莊,從發揮單一優勢到促進全域發展……該縣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喜人成績,蹚出了一條平原農村黨建引領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黨建引領 抱團發展
臨潁縣在不斷探索中確定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模式,把示范帶上的若干個村作為一個整體連線打造,涉及8個鄉鎮,覆蓋61個行政村。2023年以來,該縣先后打造南街、胡橋2個和美鄉村示范點。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示范帶、黨建引領紅色產業經濟帶、黨建引領潁西示范帶3個鄉村振興示范帶已初具規模。
走進“中國辣椒第一鎮”——王崗鎮,椒田、辣椒收購站、加工廠隨處可見。該鎮是臨潁縣黨建引領紅色產業經濟帶的代表。王崗鎮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支持村黨組織流轉農戶耕地,搶抓數字鄉村建設發展機遇,探索5G智慧辣椒新模式,建成2000畝優質辣椒示范基地,與海底撈、老干媽等龍頭企業發展定點訂單產業,建成鑫辣小子、豫湘辣資能等辣椒加工廠3個,注冊“綠隆”“辣老漢”“紅顏”等辣椒品牌。同時,依托5G智慧農業和已建成的游樂場、釣魚場、辣椒館,打造露營、野餐、研學打卡地,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王崗鎮入選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和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名單。
與此同時,臨潁縣以王崗鎮核心種植區為中心,輻射帶動東部8個鄉鎮納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范圍;整合高標準農田、數字農業等涉農項目資金近3億元,完善節水灌溉、農田設施,推廣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組織全縣160個行政村,適度規模流轉土地7萬畝,實現集體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工農互促 富民強村
“我家有5畝多地,全部由村里承包。現在村里的瓜果蔬菜長得非常好,村干部給我們發了新鮮的西紅柿和甜瓜、西瓜,我們特別高興。”近日,臨潁縣巨陵鎮英王村村民谷春花高興地說。
近年來,臨潁縣推廣“千萬工程”經驗,鼓勵支持各鄉鎮發展特色農業,立足“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拓寬“造血”路徑,提升“造血”能力,提高“造血”效率,釋放“造血”動能,涌現出一批特色村。其中,皇帝廟鄉吳集村大蒜注冊“利皇”商標,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被農業農村部確認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年產值可達1.5億元;臺陳鎮王曲村積極發展紅薯種植業,成立村集體合作社,推進合作社“產+供+銷”全產業鏈發展,輻射8個村近300戶農戶,村集體增收60萬元……
改善民生 鄉村和美
臨潁縣以和美鄉村建設為契機,以“五星”支部集群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
在大郭鎮胡橋村,林成海,路成網,環村水系貫通,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據悉,該村采取“公司+農戶+基地+農民合作社”模式,持續發展綠化苗木種植產業,種植綠化苗木達6500畝,先后投入8000余萬元構建環村生態水系,高標準綠化、亮化村莊;依托村內水系景觀打造錦鯉景觀、水上樂園,依托苗木基地種植基礎發展林下經濟,實施天然氧吧、蟈蟈部落游樂園、百花園等旅游項目,建設文旅融合的和美鄉村;以“黨建帶文化、文化帶旅游、旅游帶經濟”促進村莊旅游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該村集體企業總資產達2.4億元,年銷售收入達2185萬元,年利潤達362萬元。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