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舞陽縣以“打造全省鄉村振興舞陽樣板”為目標,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建設、特色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位居全省第二,農業農村工作成效顯著,和美鄉村建設亮點紛呈。
以強化領導組織為引領,該縣組建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13個行動專班;制訂《鄉村建設示范縣創建工作方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鞏固提升行動方案》等;堅持實行“周交辦、月講評、季觀摩、年總結”工作推進機制;完善示范村創建獎勵機制,謀劃打造“金花村”“銀花村”“提升村”等示范村100個,年終對創建成功的村進行獎勵;出臺鄉村產業化項目獎補方案和食用菌、花生產業扶持發展意見,投入資金2500萬元,扶持特色產業發展,為鄉村建設提供強力保障。
在加快產業培育上,高標準打造以泥河洼16萬畝示范方為中心的35萬畝優質糧生產核心區,探索出黃淮海夏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舞陽模式”,玉米單產達1092.8公斤。同時,以文峰鄉、馬村鄉、章化鎮等7個鄉鎮為重點,打造特色農業發展區,建成省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食用菌8000畝、優質花生20萬畝;肉羊年出欄量30萬頭,成為河南省肉羊產業大縣、國家級肉羊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縣。
該縣堅持“輸血”“造血”相結合,通過黨建引領、資金幫扶、教育培訓等舉措,探索創新高效農業、資產租賃、入股分紅等7種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資源型、產業型、效益型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取得了村級集體經濟總量增長、收入增加、實力增強的效果。截至目前,全縣398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5萬元。其中,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190個、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村4個。
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以沙河國家濕地公園、賈湖考古遺址公園為主體的文化旅游線路,袁集民宿村、石橋游樂園為主導的休閑旅游線路等3條美麗鄉村示范線路。賈湖遺址博物館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逾60萬人次,成為“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文化旅游重點推薦目的地;培育出袁集村、胡崗村等一批農民畫專業村,40多幅農民畫先后在美國、新加坡等地展出,280多幅作品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公益廣告。舞陽縣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公益廣告創作基地,榮獲全省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示范縣,7個村成功創建全省康養旅游示范村、特色村。
大力實施“一河兩岸”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創新開展“金花村”“銀花村”“提升村”創建活動,先后培育出保和袁集、吳城北高、孟寨孟王、太尉魏集、辛安石橋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全省先進、全市示范的美麗鄉村。舞陽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獲2023年度全省第二名,鄉村振興“生態宜居”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充分發揮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作用。舞陽縣深入開展“道德模范”“好媳婦”等評選活動,舉辦“送戲下鄉”“村晚”“周末籃球聯賽”“全國縣域足球賽事活動舞陽縣足球邀請賽”等活動,逐步形成文明和諧新風尚。目前,該縣共有國家級文明鄉鎮1個、文明村3個,省級文明鄉鎮5個、文明村2個,市級文明鄉鎮、行政村共計59個,縣級文明村280個,文明村占比達85.7%。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