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我市人社部門緊緊圍繞“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任務,聚焦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多措并舉,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在助力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中奮力答好就業民生答卷。
校園招聘搭建有效就業平臺
時值畢業季,今年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記者近日深入我市部分企業、高校了解情況。
6月14日,記者在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采訪了新入職的品管員張夢。她說:“我是漯河職業技術學院食品檢測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在5月份的校園招聘會上成功應聘,目前的崗位和所學專業對口。我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信心。”
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行政部總監孫志鵬告訴記者,為更好搭建人才支撐體系,公司先后與漯河技師學院、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等漯河本地院校達成合作意向,實施“共同培養”戰略,并把新入職高校畢業生納入重點培養計劃,為公司長遠發展儲備一批高技能人才。下一步,公司將加大企校合作力度,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教育、科研、人才一體推進、良性循環。
“今年,我院畢業生比去年增加300多名。面對較為復雜的就業形勢,我們去年12月就啟動了畢業生就業工作,目前來看畢業生就業情況達到了預期。”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王樹杰說,學院在積極引導畢業生找準職業定位、合理調整預期的同時,廣開就業渠道,加強與企業聯系對接,多方收集崗位信息,積極為畢業生推薦匹配、適合的崗位,并對重點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
今年以來,我市人社部門聯合全市各個高校舉辦了多場校園招聘會,850多家企事業單位參加,提供了3.4萬多個就業崗位,5000余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校園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也為我市企業發掘和吸引優秀人才搭建了平臺、創造了條件。
畢業見習助力高質量就業
畢業見習是我市人社部門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又一有力抓手。
“畢業后我選擇到學校的第三附屬醫院見習。通過見習期間的學習提升,我不僅順利考取了相應的資格證,而且通過2023年全市招考,成功入職漯河醫專第三附屬醫院。”6月13日,康復治療師張斌告訴記者。
漯河醫專三附院副院長楊常青說,醫院2021年被批準為漯河市青年就業見習基地后,已累計接收見習人員80人。就業見習政策的實施,有效緩解了醫院短期用人緊張狀況,拓展了大學生就業空間,有效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在人社部門指導下,經過3年的探索完善,該院見習生的培養管理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流程:按照專業分類建立見習人員檔案,每月進行院、科兩級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見習生活費掛鉤,同時精心指導他們參加有關資格考試。在保證見習效果的同時,每年都有優秀見習生通過招考留院工作。
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青年就業見習基地30余個,其中年初以來已募集高校畢業生見習崗位800余個。
精準幫扶困難高校畢業生
近日,記者在市圖書館見到了從事公益性崗位工作的張馳。他高興地對記者說:“每天整理圖書、為讀者提供服務,我很快樂,同時也提升了我與人溝通的能力。”由于特殊原因,他大學畢業后沒出去工作,一度比較焦慮。
市圖書館館長馬玲說:“我們十分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采取多項措施讓他們在這里鍛煉,他們的表現都很出色。”
朱一帆和彭月嬌是市民之家稅務窗口的2名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從上崗之初的業務“小白”,到目前能熟練引導客戶辦理業務的骨干,他們說:“除參加日常的業務培訓學習外,單位還為我們提供了學習資料和場地,指導我們加強學習,為更好就業夯實基礎。”國家稅務總局漯河市第二稅務分局副局長黃曉君告訴記者,他們針對困難高校畢業生制訂了培訓計劃,最大程度為他們提供便利,近兩年陸續有6名困難高校畢業生考上了新的心儀崗位。
據介紹,今年以來,全市通過公益性崗位累計精準幫扶155名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上崗。
公益性崗位助力困難群體就業
6月19日,記者見到了在市人民公園修剪花木的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梁三軍。52歲的他表示:“在這里工作,一方面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學習園林綠化技能,退出公益性崗位后可以找一些相關工作。”
市園林綠化養護中心人民公園副主任李昆鵬說,2018年至今,隨著公園精細化管理的需要,同時考慮到大齡人員的就業需求,在人社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持續開發公益性崗位,每年提供約20個公益崗位,滿足了日常綠化管理的需要。
今年48歲的黨冬麗原來所在企業破產,目前在市圖書館綜合服務公益崗位工作。她做事認真細致,服務耐心周到。“能為市民提供服務,我覺得很有意義。”她說。
我市人社部門聚焦困難群體就業,發揮“大數據”+“鐵腳板”作用,加強對大齡、殘疾、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力爭就業困難人員和公益性崗位開發單位“雙滿意”。
目前全市公益性崗位規模2600余個,其中年初以來新開發崗位313個。
特色招聘滿足勞動者多元需求
今年以來,人社部門組織開展送崗位到車站、送崗位下鄉、人才夜市、校園專場等招聘推介活動持續不斷,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市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群體多樣化就業需求,他們創新推出“招聘跟著人流走”系列舉措,把招聘會開到返鄉務工人員、退役軍人、婦女等群體中,促進不同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截至目前,市人社局直接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50余場,服務用人單位2100余家次,服務各類求職人員4.7萬余人次。
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江濤表示,全市人社系統將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統籌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凝聚各方力量,釋放“就業、創業、產業”三業聯動效應,辦好“10+N”特色招聘,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斷增強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