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第34次月講評會上,臨潁縣一季度綜合排序居全市第一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6.93億元,同比增長10.2%;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6%,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4個百分點,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居全市第一位,贏下開門紅。“堅持項目為王,在現代化漯河建設中走前列挑大梁。”“固本興新,奮勇爭先,在高質量發展和項目建設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正如市委書記秦保強去年到臨潁調研時所強調的一樣,臨潁“用源源不斷的高質量項目夯實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運行凸顯出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強勁脈動”,為全力奮戰“雙過半”、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
招大引強創新紀錄。今年以來,臨潁縣精準繪制招商圖譜,由縣委書記、縣長等“六職”領導干部牽頭掛帥,組建8個招商攻堅小組,到河北、北京、廣東、浙江、福建、歐洲等地開展各類招商活動52次,拜訪百威中國、華潤集團、三得利飲品、香飄飄等知名企業100余家,與樂谷食品、天津冠芳飲品、天廚味精、九頭崖等二十余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在閩東南、長三角、京津冀等地“雙招雙推”活動中,臨潁縣邀商質量全市領先。持續強化與廣東、北京、江浙等地產業協會溝通對接,積極謀劃舉辦重大招商活動,強化招商成果落地。對接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中國調味品協會等國家級和地方協會19家,邀請中國香港食品安全交流協會、香港華信等組團來臨潁投資考察。圍繞食博會,聚焦重點區域和行業,持續招商邀商,邀請上好佳集團、華潤五豐、費列羅食品等1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加食博會。食博會期間新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148億元。截至目前,共簽約項目29個,總投資291億元,其中50億元項目1個、30億元項目1個、20億元項目5個、10億元項目2個。
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圍繞做優大健康營養食品產業鏈、銅基產業鏈等,加快建設榮煜銅基新材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加快推動中大D-阿洛酮糖等項目投產運營。優德中大大健康產業園、建信科技、南街現代食品等第一批、第二批“三個五百億”項目有序實施。成立“三個一批”及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對簽約、開工等項目的手續辦理、落地建設跟蹤協調服務,及時推進重點項目政策制定、項目確定、管理服務等工作。目前,10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2.4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6%;30個市重點項目,總投資671.3億元,完成投資98.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5.8%。同時,聚焦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等,科學精準謀劃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項目,及時動態更新,力爭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級、省級規劃的“大盤子”,形成重點項目接續有力、梯次推進的良性循環。截至目前,共謀劃儲備項目34個,包括植物蛋白飲料生產項目、預制菜生產項目、復合調味料生產項目等,總投資206.1億元。
服務保障下足功夫。堅持服務圍著企業轉,聚焦項目審批、證照代辦、落實政策等關鍵環節,及時解決實際問題。成立重點項目手續辦理小分隊,建立重大項目“指揮部+工作專班”制度,利用河南政務網平臺,開通“一窗受理、并行辦理”綠色通道,對重點項目手續辦理實施“審批大并聯”,通過項目代辦制、“容缺預審+代辦”審批服務模式,落實“拿地即開工”舉措,精簡審批事項、提高審批效率,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深化“萬人助萬企”工作,開展企業服務逐企行活動,圍繞企業用工需求,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積極指導企業轉型,加強與中原食品實驗室在功能食品開發、豫酒振興等方面合作,推動中大恒源積極轉化中原食品實驗室成果,促成少康酒廠與中原食品實驗室合作共建中試基地。圍繞科技創新、智能制造等領域,指導中大恒源、彬海膠印、御江食品等40余家企業申報省級智能車間、河南省綠色工廠等,幫助企業擴大產能、提升生產效益。截至目前,共為29家企業謀劃實施設備改造項目,總投資3.3億元;豫中新材料成功申報河南省固體廢物高值化綜合利用工業性試驗驗證平臺,中大恒源成功申報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