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勇睿 通訊員 王振奎
“現在,道路變寬了,村里更干凈了,環境越來越好了,住著可舒心了。”近日,記者來到召陵區召陵鎮黃莊村,只見三五成群的村民在聊天,大家對村里的變化贊不絕口。
該村黨支部書記胡本立介紹,村里過去有三分之一的路不通,再加上東家擠西家占,一些可過汽車的路只能過三輪車。“今年,我們嚴格落實‘陽光村務’各項制度,依法有序推進‘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還道于行、還路于民,方便了群眾出行。除此之外,還解決了村集體資產被侵占的難題,為集體增收、環境改善找到了出路,群眾打心眼兒里擁護。”胡本立說。
從今年4月開始,召陵區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三清三建”(清理合同、清查資產、清收欠款,建立權屬明晰的責任體系、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流程、建立全程透明的監督機制)專項整治行動。黃莊村的變化是該區有序推進“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的一個縮影。
為堅決打贏農村集體產權“三清三建”專項整治攻堅戰,今年以來,該區持續加大監督力度,嚴抓工作紀律,堅決向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亮劍,全力推動“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走深走實。
加強協作配合,凝聚監督合力。嚴格屬地管理,進一步壓實各鎮(街道)主體責任。由區紀委監委牽頭,組織財政、審計等部門統籌協作,健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聯合查處、案件移送等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快速反應,強化監督。加大宣傳力度,讓“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家喻戶曉。建立舉報制度,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中的項目和資金流動情況進行分析,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掌握的情況進行核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源頭嚴控專項資金使用,確保“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落實落細。
拓展“陽光村務”成果,健全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鄉賢”監督隊伍及黨員群眾代表的監督作用,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對盤清的“三資”底數、處置分配辦法以及簽訂合同的標的、價款、履行方式、期限等內容進行全程監督。集資、捐資、墊資經“四議兩公開”程序確定,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資產處置分配、合同簽訂程序,村監委會成員審核并簽署意見后及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維護集體和村民的合法權益,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簽訂合同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進行,對標的、價款、履行方式、期限等內容進行公示。實行“六榜”公示,讓整治行動在陽光下推進。據統計,在“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中,該區已清理出耕地確權面積2.55萬畝、“四荒”地8212畝,規范合同42099份,增加收入435.84萬元。
嚴肅追責問責,壓實整改責任。區紀委監委對“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督察,發現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的公職人員嚴肅追責問責,對涉嫌搞利益交換的腐敗行為,依法依紀嚴肅處理。抓住典型問題,剖析典型案例,深入開展“一案一整改”活動,深挖監督制約、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清三建’專項整治行動彰顯了‘陽光村務’在基層治理方面的優勢,不僅保障了集體和村民的合法權益,而且使農村閑置資源活了起來、產業強了起來、群眾日子好了起來,有效提升了村黨組織的戰斗力、執行力、公信力,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基礎。”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編:瘦馬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