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建軍)近期召開的第三季度全市“六職”招商工作講評會曬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全市102個“六職”招商項目中,簽約101個,履約99個,開工79個,簽約率、履約率、開工率分別達到99%、97%、77%。
沉甸甸的成績是市委、市政府“項目為王”鮮明政策導向下,廣大“六職”干部拼搏奮進的結果。為充分激發招商引資新活力,2023年5月,我市印發了《關于實行“六職”領導干部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的通知》,將招商引資任務明確到“六職”(各縣區、功能區黨政正職、副書記、常務副職、分管招商引資工作的副職,各縣區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領導干部,并出臺相應的考核講評機制,倒逼“六職”領導干部躬身入局,走上招商一線,以“一刻不能停”的緊迫感全面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
一年多來,全市“六職”干部迅速完成思想轉變、角色轉變,出真招、求實效,比學趕超、競相爭先,持續優化方式和方法,全流程服務項目落地,推動全市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項目支撐。
主要領導干部躬身入局,以身作則帶好頭、引好路。“六職”招商工作開展以來,各縣區、功能區主要負責同志堅持躬身入局干,重大項目親自談、重要客商親自見、重點問題親自督辦,發揮好表率作用。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少宏履新3個月來,先后4次赴長三角、閩東南、京津冀等地,走訪15家重點骨干企業總部;郾城區區長李占賓前三季度赴外考察企業30多家,會見來訪客商17批次,推動二十多個項目取得積極進展。當好一線戰斗員的同時,各縣區、功能區主要負責同志還著眼全局謀劃,全力當好指揮員、教練員。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適應招商形勢新變化,強化政策學習研究,做好招商引資頂層設計,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和做法,計劃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加速推動目標企業落戶;郾城區重塑招商組織架構,謀劃了春季迎新春開門紅、夏季搶先機大會戰、秋季慶豐收大拜訪、冬季促收官大比武四個專項行動,打榜比拼、傳導壓力,以“六職”帶頭帶動全員招商。
創新招商方式和方法,完善多層次招商載體。源匯區探索開展“基金招商”,成功解決了鉭涂層高端醫療器械生產項目落地的資金問題,實現了當月簽約、當月開工;與第三方招商公司深度合作,開展委托招商,目前已篩選有價值的招商信息30余條,其中3個項目即將簽約。臨潁縣堅持打好園區招商、科技招商、基金招商、數字招商、外資招商“組合拳”,并與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開展合作,大力實施人才招商,實現“以才引資”。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行業協會、中介機構、專業人士以及獵頭公司、風投公司、基金公司,不斷探索市場化、大數據招商新模式,先后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等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并與德勤、畢馬威等國際咨詢機構建立密切聯系,探索國際化委托招商的路子。
錨定目標系統招引,著力補齊產業鏈短板。以“六職”招商為抓手,我市謀劃的16個食品產業鏈補短板項目,目前已簽約15個,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罐頭、水產品等門類均實現突破。舞陽縣依托鹽化工特色優勢產業,明確了“鹽化工向新材料、大健康產業”轉型的發展方向,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和園區招商,創建了全市唯一的市級醫藥化工園區,吸引10家制藥企業入駐,形成了生物醫藥產業集聚效應。臨潁縣圍繞新材料新興產業,精準繪制產業樹狀圖、產業鏈全景圖、區域招商熱力圖,鎖定358家招商目標企業,著力在延鏈補鏈上下功夫,成功招引了無錫江南電纜鋰電池銅箔、制冷銅管生產,廈門泓皓高分子新材料管材等項目,填補了電池銅箔等新材料領域的空白。
引進來更要落下去,全流程服務項目落地。在全力抓好項目招引的同時,各縣區、功能區“六職”干部堅持用心用情服務,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舞陽縣制訂周三項目辦公日制度,建立縣級領導“招項目、包項目、督項目”工作機制。“六職”干部孔德余在威勝生物醫藥項目招引過程中,抓進度、促落實,項目從謀劃到手續辦理、再到開工建設用時僅3個月,刷新了項目建設的“舞陽速度”。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以“快”破局,推動項目落地領跑領先。“六職”干部徐天申積極協助企業辦理手續,加多寶涼茶飲料項目在廠房驗收的第二天就拿到了SC生產許可證。源匯區把服務保障融入項目建設、投產、運營全過程,圍繞用工、金融、科技等事項,全面提升服務企業質量,積極構建一流創新生態、產業生態,以“軟實力”留住項目。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